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作家弗·斯科特·菲茨杰拉镕的代表作。许多评论家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角是盖茨比,其实小说中的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盖茨比,一个是尼克。因此,《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篇有“二元主角”的短篇小说。盖茨比代表了精神荒废,进而说明了美国梦的贬值与破灭;而尼克代表人们对道德成熟和精神成熟的企盼,是传统道德的代言人,他体现了人们对美国梦残存的一丝希望。  相似文献   
2.
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为视角,深入挖掘盖茨比的人物形象,揭示菲兹杰拉尔德在主人公身上所赋予的另一层深刻含义--盖茨比是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中一个戴着君子面具的伪君子形象,从而对已成定论的观点进行辩驳.  相似文献   
3.
戴西是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主人公,大多数评论都认为她是个浅薄、虚荣、自私的女人。本文试图结合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和福柯关于话语权的理论从作者、盖茨比、汤姆和尼克四个男人的话语中分析戴西这一人物,并结合小说对戴西的描述重新解读被男性话语歪曲了的这一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空间叙事理论,从地志空间、社会空间和文本空间的三个方面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空间叙事艺术,指出菲茨杰拉德采用了把地志空间并置和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地志空间的差距和象征意义,盖茨比所在的社会空间注定了他无法实现他的美国梦,作者所使用的"并置"、"重复"、"闪回"等文学空间的手段,在人物刻画、主题的表达和深化、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与菲兹杰拉德是"迷惘一代"青年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代表作《太阳照样升起》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对其后的美国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比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两部小说的异中趋同、同中存异之处。  相似文献   
6.
王晓平 《学术月刊》2023,(10):146-156
现代以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互为他者与镜像的关系呈现出跨文化交流的异质性,尤其在对西方文学作品解读中,国内学界常存在将自身的价值观念投射、附会于异文化的文本的现象,由此得出带有自我主观性意见的论断。对经典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读即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个案。这一作品常被国内学者认为是对“美国梦”的反思,对其虚幻性与欺骗性加以揭示;而国外学者则聚焦于作者对小说中呈现的当时社会道德沦落与“美国梦”无法实现的不满。而以历史化的原则深入解读小说情节和叙事策略,我们可发现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浮世绘的叙述,借“美国梦”在特定时期无法完满实现的现实,再次确证其价值;这是因为它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自我意识的展现,是对所谓“现代性观念”的自我确认。由于阐释者和创作者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迥异的价值观认同,国内外学界对于同一文本叙事产生了微妙、但具决定性意味的认知差异。跨文化文本阐释中的这种误区启示我们在解读不同文明文化的社会和时空语境中的文本时,需要进行必要的“文化调适”,从而在“文明互鉴”的视野下坚持阐释的历史化原则。  相似文献   
7.
绘画艺术中,调和黑白两色可以获取深度不同的各种灰色,也可杂合各类不同色彩得到看似脏乱的灰色.从调色艺术的角度,分析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灰色的运用技巧及其对小说人物命运塑造的作用,阐释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灰色及其隐含的白色和黑色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男主人公盖茨比梦想的幻灭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美国20世纪20年代,即"爵士时代"。在某种意义上,盖茨比的梦想与传统的美国梦在本质上迥异,并非真正的美国梦。他的梦想脱离现实,甚至与现实相矛盾,缺乏传统美国梦实现的主客观条件,最终导致梦想破灭这一必然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9.
《高兴》与《了不起的盖茨比》分别是中国作家贾平凹与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重要作品。尽管两位作家来自不同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但他们在各自的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消费文化对整个社会的穿透力,揭示了社会大众在消费文化的示范下人格的扭曲与行为的失常,展示了一幅社会转型时期东西方社会所呈现出来的共同画面:财富与精神的疏离、信仰与道德的缺失。  相似文献   
10.
奥基夫/法尔利的《阿拉丁或神灯》(1813)让《天方夜谭》中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成功地走上伦敦舞台,并对后世的阿拉丁改编剧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发现《阿拉丁或神灯》的成功之处有三:第一,大规模的中国风;第二,约瑟夫·格里马尔迪的滑稽表演;第三,顺应社会进步的伴侣式婚姻观。它的影响至少体现在以下两处:第一,亨利·拜伦的《阿拉丁:了不起的无赖》(1861)继承《阿拉丁或神灯》的三个特点;第二,波洛克玩具剧院所用的剧本《阿拉丁或神灯》(1876)是奥基夫/法尔利《阿拉丁或神灯》的简写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