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5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徐峻  罗薇 《世界民族》2012,(4):44-56
美国黑人和白人在选举投票上的差异性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但是亚裔美国人参与投票率低这个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利用"当前人口调查中关于投票和登记的附录",笔者分析评估了对于亚裔美国人及其他少数族群投票率低的四种解释,即社会经济(socio-economic)解释、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解释、差异性回报(differential return)解释、制度障碍(institutional barriers)解释。笔者运用一种统计学模型,能够同时对登记和投票进行评估,得出了四点结论:第一,社会经济解释在解释白人与亚裔美国人的差异性时,没有像解释白人与其他少数族群的差异时那么有说服力;第二,作为文化适应的两项重要指标——移民身份和居住时间——直接影响到亚裔美国人和拉美裔美国人的选民登记,但对其投票的影响甚微;第三,教育通常对参与投票有积极的影响,但是教育对亚裔美国人参与率的影响相对低于其他族群,尤其是白人;第四,制度障碍,尤其是对于选民登记的各种要求,不同比例地屏蔽了很多亚裔美国人,其次是拉美裔美国人,去参与最后的投票。本文的反事实分析(counterfactual analyses)表明,如果没有选民登记这项要求,亚裔美国人和白人在选民投票上将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3.
正一、相关背景如若溯源亚裔美国文学的历史,其发端可远溯至十九世纪的李恩富以及伊顿姐妹等人,但亚裔美国文学真正的滥觞,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其显露尖角、蓬勃发展的契机是当时风起云涌的时代大背景,六十年代轰轰烈烈的黑人民权运动以及七十年代的女性解放运动都是亚裔美国文学大发展的催化剂。从彼时起,各种文类的优秀亚裔美国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包括文集(anthology)、小说、戏剧、传记、短篇小说、诗歌等等。亚裔美国文学在成为美  相似文献   
4.
5.
个人的和社会的 大多数社会记忆的概念和理论都是在反对将记忆作为个人能力的概念中出现的。事实上,自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以来,西方社会记忆的概念史可被视作在反对个人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理解记忆中发展起来的,这种理解方式自洛克之后就成为思维和个人认同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中的美国民族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郁蓓 《文史哲》2006,(3):102-108
在反叛欧洲文学价值的基础上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美国传统文学批评,把研究美国文学作为对美国理念的阐释、对美国文化的构建,与作为现实国家和一种思想概念的美国相互依存,成为美国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以反叛具有深刻种族主义内涵的美国传统文学批评为起点和目标的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从表面上看,与前者势不两立。但是,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坚信,亚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是美国民族认同的一部分,把对亚裔族裔认同的诠释,作为对美国民族认同和美国理念的再诠释和再完善,结果,相当一批亚裔作品,因与美国主题无缘,被拒之于亚裔美国文学大门之外,其批评理念的民族主义实质暴露无遗。从本质上看,无论是以文化民族主义还是以全球主义为主导的亚裔美国文学批评,都是对传统文学批评的一种承继。美国文学批评的大语境,亚裔移民后代在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中的主导地位,学术为国家权力服务的现实,以及当今为学术而学术的风气等等,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亚裔美国人的故土利益游说发展缓慢,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即族裔游说普遍面临的爱国主义困境,亚裔内部多样性导致的重大不团结,亚裔次族裔故土间的相互矛盾。这使亚裔美国人故土利益呈现高度分化,主要包括完全对抗型、部分对抗型和非对抗型三种:完全对抗型游说很大程度上会使中国与周边地区的利益零和博弈在美国国内政治得到完整体现;部分对抗型游说使中国周边地缘政治显著映射在美国游说政治中;而非对抗型游说更多反映的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为应对亚裔美国人游说的可能发展,中国需要准确判断美国族裔游说的未来发展趋势,准确判断亚裔内部各次族裔团体的游说能力和影响力的可能变化,预判未来涉及中国的游说议题的可能发展。中国应以上述判断为基础,以亲大陆华裔为核心,联合友好的亚裔次族裔团体和其他族裔团体,推动亚裔游说朝向有利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信息频道     
《华人时刊》2011,(9):84-85
在加拿大防止信用卡被盗刷据加拿大《明报》报道,温哥华一位华裔4年内3度遇到信用卡遭人窃取资料,且制假卡冒用事件,贼人盗刷假卡购买的物品和服务更是五花八门,包括用来支付2次TOEFL国际英文考试的注册费、在当地商场购物、又远至东部的魁北克一家商铺购买高档电子产品等。事主虽然向银行投诉,但受到假卡的困扰不胜其烦。  相似文献   
9.
当代美国亚裔人口的特点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奕平 《世界民族》2003,17(2):50-61
当代美国亚裔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美国社会与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但亚裔的政治参与性和政治地位却较低。根据美国 2 0 0 0年人口普查资料及美国政府和民间机构一些有关亚裔人口的报告 ,本文分析了当代美国亚裔人口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成长问题是美国文学一直关注的一个焦点,因此成长小说作为一种描述青少年成长过程的小说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多元文化主义的角度对二战后美国少数族裔成长小说作家及其作品进行梳理和概述,揭示出各族裔成长小说在主题上的差异与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