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128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3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中期 ,中国与美国均产生了人口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两国人口迁移的原因、流向及政府所采取的不同人口政策和因之而来的不同效果等诸多问题都十分令人关注。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时中国与美国社会在性质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异 ,因而导致两国在人口问题上产生了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人口迁移动向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空间结构、个人特征等方面分析了陕西省人口迁移的状况及特点,研究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迁移人口实际上已经构成了陕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的合理有序迁移流动,有利于陕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在市场环境中得到合理配置及充分利用,并就此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的根本是人的城镇化。本文以城镇化为突破口,深入分析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所面临的问题,并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以及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6,(1):126-132
弘农杨氏是我国中古时期最著名的世家大族之一,汉唐间因固守本望而受时人称许。但在唐末五代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士人多离乡里,弘农杨氏子孙也为了生存四处播迁,定居他乡。北宋时期,杨氏后裔的播迁分布范围非常分散且南移趋势明显。入仕途径整体上以恩荫居多、科举次之,但具体到不同地区的家庭又有明显差异。总体而言,入仕北宋的杨氏后裔虽失去昔日的世袭特权,但入仕途径仍以恩荫为主,同时传承习儒传经的优良家风,在科举方面也有着较强的竞争力,使家族能够顺应时代变化,维持家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姚宇  何炼成 《兰州学刊》2014,(5):128-133
十八大之后,新型城镇化被确定为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研究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人口的城镇化迁移意义重大。基于对以往二元经济转化中人口迁移研究的追述,从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出发,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构建了包含聚集效应和分散效应的城镇化人口迁移模型。基于模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应大力推进城镇生产函数优化、城乡间信息交流和户籍制度改革以推动人口的城镇化迁移,同时城镇规模应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迁移人口及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的最主要来源是人口的迁移增长 ,因此城市人口管理体制的重要一环是城市人口迁移的管理。本文根据城市人口迁移管理体制及其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要科学地依据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测定城市的人口承载力 ,对人口迁移增长的控制有科学的根据 ,对人口迁移增长有目标、有规划 ,并对城市人口迁移进行科学管理的创见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以下简称“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这是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同样要求之后对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这一重要任务的再一次明确重申;也是在社会发展众多领域中,党中央连续明确要求要加强战略研究的唯一领域;充分显示了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人口学刊》2018,(5):86-99
本文以2000-2016年26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规模视角探究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收敛问题,分析人口迁移和户籍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及不同规模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大城市的绝对收敛速度高于中小城市以及特(超)大城市,而中小城市的条件收敛速度高于大城市以及特(超)大城市;从分周期的"动态收敛"看,整个周期内无论是绝对收敛还是相对收敛速度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而大城市以及特(超)大城市城乡收入差距的条件收敛速度逐渐超过了绝对收敛速度,在中小城市则表现为相反的走势。进一步分析影响城乡收入不平等因素,发现人口迁移显著缩小收入差距,且通过户籍城镇化机制发生作用,迁入人口若能顺利转变为城镇人口可缩小收入差距。目前在大城市中迁移人口获得城市户籍较难,而小城市相对而言获得城市户籍较为容易,在低于526.48万人的小规模城市中户籍城市化更加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这些发现对解决日益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中国的族群研究领域用英文发表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而且这一趋势很可能还在加速,<亚洲族群>(Asian Ethnicity)杂志就是其中有贡献者之一.这些研究成果的绝大部分出自中国大陆以外的学者之手.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缘于相关的中文研究成果及绝大部分学者和调查人员都隶属于中国大陆的研究机构,他们已经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和民族志的撰写.直到最近几十年前,他们当中几乎没有人在西方国家接受过学术训练.  相似文献   
10.
人口迁移与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近十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初步考察的基础上,文章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分别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1)我国各地区间人口迁移相对平稳,而人口流动在2000年以后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且空间流向极不均衡;(2)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对中国整体经济来说是一个帕累托改进;(3)户籍制度对于发达地区起到了人才沙漏的作用;(4)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出来,人口流出虽然基本出现一个正面影响,但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不如我们预想的那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