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7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45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首次明确规定了治安管理处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其价值取向在于保障私权、制约公权和维护程序公正。在执法实践中,需要充分考虑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取向以及我国的证据法传统和行政管理现实等相关因素,客观确定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片面共犯能够成立,在刑法理论上一直存在着争论,概括起来有"肯定说"与"否定说"两种主张.片面共犯理论上的争论掩饰不住片面共犯问题的客观存在.片面共犯符合我国刑法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修正的共同犯罪形态,可以适用共犯处罚原则.片面共犯在理论上和立法上是成立的.就其成立范围而言,在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三种共同犯罪类型中,只有帮助犯才能成立片面共犯.  相似文献   
3.
虚假广告不但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更是一种典型的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但是,我国法律对于虚假广告的行政责任立法却存在许多漏洞。为完善虚假广告的行政责任立法,必须解决虚假广告行政责任法律冲突、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及行政处罚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治安管理处罚方式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罚方式是关于具体的处罚手段与类型的法律规定,在治安管理处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体多元化,社会关系复杂化,治安管理处罚方式必然要多样化。国外的社区矫正制度尤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后续处罚”是对偷税人在直接处罚基础上的进一步强制惩戒。国税局在对从事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进行后续处罚时 ,一定要正确理解国家税法的精神实质 ,准确地掌握税收强制性的原则特征 ,做出合法的严肃处理。即保留其一般纳税人身份 ,依照原基本税率 ,按小纳税人的简易办法计税 ,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不能做出将之划转回小纳税人的处理。否则 ,表面看是严格的处理 ,而实际上是姑息迁就 ,让企业“因祸得福” ,一偷再偷  相似文献   
6.
魏影 《兰州学刊》2005,(2):246-247,193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缔造者为女真(满)族.这一僻处东陲的落后民族在短短数十年间平稳地渡过了多次险象环生的内部政治危机,最后入主中原代明自立,并较为成功地统治了268年,其原因何在?以往史家众说纷纭,但笔者认为或许可从清入关前宗室罪罚制度的角度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陈云对我党执政规律思想的重大贡献之一 就是事物处在低平衡态中,出现非平衡态时,有了恰当的政策和方法,就可以促进事物向新的更高的平衡态发展。这是一切事物周而复始、不断螺旋式上升的总规律,谁破坏了这一规律,谁就要受到处罚;谁遵守了这一规律,谁的事业就可以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8.
目前一些卫生执法人员在处罚医疗机构时,在确定被处罚主体方面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应当依据《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认定违法主体,应处罚医疗机构,另一种观点认为处罚设置该医疗机构的法人或公民。本文就现状、存在问题、被处罚主体的认定和对策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常纪文  ;焦一多 《决策》2014,(6):51-52
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并决定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新《环境保护法》被冠以"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称号,就表明该法授予了环境保护部门及其他负有相关职责的部门诸多“硬招”,为其执法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0.
韩欢 《现代妇女》2014,(10):122-123
随着我国法律对人权日益重视,笔者决定尽自己所能探讨一下非法拘禁罪,以求弥补我国刑法学对非法拘禁罪部分情形研究不足之现状。我国《刑法》(1997年)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四款还规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规定处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