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7篇
统计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2月15日是一个让人无法平静的日子。这一天,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我省优秀的少数民族妇女干部、省计委以工代赈办主任兼省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龙清秀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所热爱的以工代赈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噩耗传来,省民委机关干部职工无不为她的英年早逝,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和亲爱的姐妹而深感痛惜。回忆清秀同志光辉的人生历程,我们无不为她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龙清秀同志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她对各民族同胞有着极深的感情。她出生在湘西边陲,从贫困地区走出来…  相似文献   
2.
18世纪期间,清王朝在灾发比较集中的地区多次大规模地实施以工代赈,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赈制度。但是限于以工代赈制度设计、政策制定及监管不力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仍有诸多局限性及弊端,影响了以工代赈的实效。其相关研究对于今天仍为一项重要救灾措施——以工代赈的制度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是我国现阶段反贫困战略实施的重大举措,以工代赈作为扶贫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农村扶贫政策,为缓解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甘肃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区之一,自1984年实施以工代赈政策以来,在贫困地区建设了一大批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基本农田、河道堤防、小流域治理、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工程,为改善甘肃省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进程,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通过分析以工代赈在农村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今后进一步搞好以工代赈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其尽快摆脱贫困创造条件,增强贫困人口抗灾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科学、合理地规划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工作,更好地发挥以工代赈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大以工代赈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的系统管理,发挥建成基础设施的长期效益;进一步发挥以工代赈政策优势,拓宽贫困农民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5.
蔡勤禹 《东方论坛》2021,(1):90-101
1928-1930年陕西发生特大旱灾,为救济灾荒,朱庆澜联合慈善人士于1930年在西安成立华北慈善联合会,在天津设立办事处,联络京津沪等地人士为陕灾筹款募赈.他们以“救人救彻”为目标,在移粟就民办理急赈同时,坚持“建设救灾”理念,积极发展农赈,采取工赈办法兴办水利设施,设立教养院,采取教养兼施办法培养难童.上述措施不仅挽救了成千上万灾民,还通过建设办法促进了灾区的水利和交通设施建设.华北慈善联合会在政治动荡时期的救灾行为,弥补了政府在救荒方面的缺陷,提供了慈善组织参与地方公共事务治理的地方样本.  相似文献   
6.
7.
8.
以工代赈:抗震救灾与重建家园的重要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百万的汶川大地震受灾群众的安置问题、特别是接下集的就业问题是抗震救灾的当务之急。乐业才能安居。受灾群众安置之后,重建家园与就业问题就成为各级政府密切关注并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在抗震救灾的特殊时期,以工代赈无疑是抗震救灾与重建家园的重要抉择。  相似文献   
9.
1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培训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70年来职业培训工作的发展历程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开展失业工人转业训练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解决失业人员重新就业问题,国家在采取以工代赈、生产自救、回乡生产和发放救济金等多种办法进行安置的同时,还大量举办各种转业训练班,对失业工人实行转业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