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03篇
  免费   819篇
  国内免费   267篇
管理学   4235篇
劳动科学   215篇
民族学   655篇
人才学   594篇
人口学   65篇
丛书文集   9730篇
理论方法论   1726篇
综合类   17408篇
社会学   2035篇
统计学   726篇
  2024年   170篇
  2023年   782篇
  2022年   778篇
  2021年   895篇
  2020年   756篇
  2019年   790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533篇
  2016年   717篇
  2015年   1067篇
  2014年   2203篇
  2013年   1903篇
  2012年   2246篇
  2011年   2593篇
  2010年   2481篇
  2009年   2659篇
  2008年   3542篇
  2007年   2297篇
  2006年   1906篇
  2005年   1710篇
  2004年   1546篇
  2003年   1322篇
  2002年   1283篇
  2001年   981篇
  2000年   747篇
  1999年   396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归潜志》是记载金朝史事的重要笔记史料。该书作者刘祁在经历了金末的颠沛流离之后 ,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依据 ,详细记述了金朝中后期的社会政局 ,深刻总结了金朝的政治得失。此外 ,该书还收录了很多金人的诗文作品 ,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金朝末年的士大夫心态。《归潜志》丰富的记述内容为修撰《金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 ,因而 ,它也赢得了许多后世史家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3.
法律承认对自然生态利益的保护,但不是以一种简单直白的方式表现,而要通过人的传统法律权利作为间质,转化为人的利益加以规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态法的根本价值在于对人的自由与理性的弘扬。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完全是其对外政策以"国家利益"和"战略价值"为两大基石的原则所决定的;也是实现其"两洋战略"的具体需要;更是其难解的"冷战"情结和"冷战"思维的直接产物。中美关系欲走出低谷,对美国来说必须解决好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国对美国是有利还是有害这样一个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人口膨胀现象突出,人与环境的关系紧张,如何有效控制人口值得研究。作者对《人口革命论》中关于人口问题研究的价值、作用进行评析,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6.
劳动价值论既要坚持,也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全面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并且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并使其与时俱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上承戊戌维新 ,下启新文化运动 ,承上启下 ,具有极重要的文化启迪作用。但其失败正在于文化准备不足。新文化运动由之而发 ,并通过激烈抨击旧伦理文化 ,揭橥民主与科学的价值理念 ,从而在破与立两个方面为文化重建奠定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国共两党领袖与理论家侧重于政治意识形态文化的重建 ,新儒家与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潮侧重于在哲学价值理念方面的文化重建。因文化重建是一个历史长时段的重大任务 ,所以文化重建这一辛亥革命遗嘱至今未能完成。  相似文献   
8.
明末清初 ,宋明理学已经发展到极端 ,于是清初文人倡导儒家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以救理学空疏浮泛之弊 ,经世思想成为一时社会思潮的主流。《四库全书总目》的文学批评无论是功用价值论、创作主客体论还是艺术风格论都由此而带上浓郁的经世色彩  相似文献   
9.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区别不仅在于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不同 ,而且更重要的是其内涵的价值选择的不同。本文分析了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内涵及其法律意义 ,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 ,提出我国的证据标准应该理性地适用法律真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伍子胥的事迹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左传>到<伍子胥变文>,是从史书到文学作品的改变,伍子胥则由历史人物变成了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本文以<左传>为本,兼及其他文献,探讨<伍子胥变文>的历史真实性.文章认为<伍子胥变文>的内容许多与历史事实相违或为史实所无,至多算是七虚三实.作者突破了忠君观念和家族血缘观念的藩篱,以正义和道德作为评价人物的唯一标准,美善击败丑恶、弱小战胜强暴是作家构思文学情节的尺度,作者的价值取向非常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