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小说《典型的美国佬》的核心主题是华裔移民的美国梦寻。通过描述拉尔夫一家追求"美国梦"的经历和他们极力融入美国社会的文化同化过程,作者任璧莲对阿尔杰式的成功神话进行了重新审视,指出了"可能性"之中的"局限性"。同时,作者还暗示了"自我实现"这一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易倾向于对物质财富的片面追求,并对"美国梦"重未来、轻历史的一面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
从汤亭亭到谭恩美和任璧莲的华裔美国女性文学都有明显的母女主题,即华人移民一代母亲和她们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冲突与和解。这些母亲们在女儿面前都显得强势、专制因而引起冲突。造成强势母亲的原因有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影响,对教育的重视,也有作家颠覆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女性"龙女"和"瓷娃娃"刻板形象的需要。母亲们的严格要求促进了女儿们在美国社会的成功,客观上应验了美国主流媒体对亚裔群体冠以的"模范少数族裔"的称号,但也造成女儿们在性格上的缺陷,这应启示中国读者反思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3.
华裔美国作家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人》描写了华人拉尔夫一家移民美国,逐渐被美国主流社会同化,最后成为“典型的美国人”的故事。《典型的美国人》的同化模式就像一杯由“烈性”的美国文化和“调味”的中国文化调制而成的马提尼鸡尾酒,散发出独特的味道。  相似文献   
4.
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人》反映了文化身份的流动性."美国人"和"中国人"不再是程式化形象,而是"中"与"美"的相融.作品主人公文化源头在中国,在追寻"美国梦"的过程中无意识淡化了传统,融入了多元文化,对美国人的文化身份作了新思考,折射出作者华裔族性意识的淡化,对美国属性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华裔美国作家任璧莲的小说创作中呈现的文化混杂现象,已经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多元文化主义",构成"文化多元化".后者强调的是个人及文化身份的混杂性及矛盾性,并积极追求动态的、有限度的族裔、文化身份整合,这种情况正好体现在任璧莲小说文本中不同人物的族裔、文化身份认同的流动性上.  相似文献   
6.
美国华裔女作家任璧莲在其代表作《典型的美国佬》中塑造了几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传统的母亲、外表柔弱却张扬着创造力的妻子海伦、坚强独立且不受性别束缚的姐姐特蕾萨。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任璧莲赋予了这些女性形象丰富的女性意识,成功地颠覆并超越了以往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7.
文化身份一直以来都是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主题,其定位在华裔美国文学史上屡经变迁,即从文化认同、反认同再到否定的认同;本文通过比较黄玉雪的《华女阿五》与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的文化身份定位问题,探讨华裔经历的两种不同的文化身份定位的变迁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