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19篇
  免费   541篇
  国内免费   172篇
管理学   3066篇
劳动科学   135篇
民族学   414篇
人才学   477篇
人口学   80篇
丛书文集   6047篇
理论方法论   1172篇
综合类   10632篇
社会学   1515篇
统计学   294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18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380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839篇
  2014年   1621篇
  2013年   1380篇
  2012年   1478篇
  2011年   1545篇
  2010年   1508篇
  2009年   1520篇
  2008年   2372篇
  2007年   1644篇
  2006年   1247篇
  2005年   1192篇
  2004年   897篇
  2003年   848篇
  2002年   821篇
  2001年   736篇
  2000年   568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识来说,信任的前提必须是对信任对象的信息有所了解,那么对象的信息,包括品格、身份、名誉等将成为信任的条件。但是,现代开放社会中面临的更多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的交往通常面对的都是对象道德品格信息的"缺场",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对信任的"不选择"或不作为,这就导致了现代社会巨大的信任危机。而在现代社会中,却存在着其他形式的信任,即基于专门知识、体制和一种所谓商业精神的信任,这些信任虽然可以允许对象信息的缺场,但是其信任的根基却是规则或契约信息的完全"在场",而非对主体本身的信任。孔子曾提出"不逆诈,不亿不信"的原则,即不随意臆测他人是否相信自己的待人原则,这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任品质,这种无条件的信任的风险和风险的担当诚然需要社会正义来支撑,但这种作为道德的信任上升为一种当代社会的伦理精神却是必要而迫切的。  相似文献   
2.
民族志一度是研究者专业生产他者知识的手段与途径,但在反思传统与顺应新潮流——互联网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一直以来研究者自己也是民族志的研究对象,互联网兴起之后,这种倾向更加明显.网络时代的到来促使研究者的身份发生了显著转变:由自己是主体,被研究者是他者,转变为双方是平等的交互主体;由认识主体转变为实践主体;由主动的实践者转变为静默的潜伏者等.网络民族志中研究者身份的变化,为新的研究伦理关系的出现开辟了道路,即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既是学术研究的手段,也是学术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是以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为前提的。在全新的社会制度下,知识分子虽然在理论上与工农兵具有法律上平等的社会地位,但在现实中他们又不得不接受"人民"的改造。在工农群众面前,我们能明显感觉到知识分子的"道德自卑"和强烈的罪恶感。因此,自觉地向工农兵学习,成为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获得道德救赎的唯一出路。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的情感认同是一个时代的选择,也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义务和道德职责。  相似文献   
5.
普里什文哲理散文中所具有的预言式生态思想与环保理念备受当代“生态文学”理论家的青睐。但他热衷描写狩猎场景的猎人情结却又遭到新世纪中“生态伦理”理论的诟病。其实从文本的本体性观念来理解,普里什文的诗性自然情怀、生态观念与他的猎人情结并非只有冲突的一面,他所表达出的是人对大自然万物之本能与道义之间的尺度衡量,而这种衡量也可反观当代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的现状,实际上表达出一种更为深刻的天人关系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的基层组织,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国有企业构建强有力的基层党建思想政治保障体系,能够提升基层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为国有企业增强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力提供坚强的基石。本文从构建基层党建思想政治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主要方法、主要载体和保障机制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阶层划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孔子的阶层美德伦理以"士农工商"四民的职业划分为现实根据,同时对"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的等级划分进行了生产、分配、消费上的经济规定,并为每一阶层的利益追求提供了价值标准,使其在追逐现实利益时,也依然能够保持对义的坚守。以此在规范当时社会秩序的同时,也能跨时空、超阶层地为现今社会结构的完善与义利关系的统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基层结构的不断改革,社区的治理由原来的居委会为主体逐步转变居民、社区自组织、居委会一同治理的多元格局,从而带动社区更好地发展。本文通过对南京市秦淮区L社区内自组织的发展的调查,以具体典型自组织的发展历程来分析社区自组织给社区带来的提高居民参与度、凝聚力,加强社区治理的作用,同时也分析了项目存在的居民对自组织不是很了解,自组织意见领袖稀缺等不足。  相似文献   
9.
市场分割在其内部结构上包括产品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三个组成部分。由于区域异质性的存在,不同区域的市场分割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通过相对价格指数、职工工资价格方差指数、固定资产价格方差指数对我国28省(市、自治区)的产品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分割现状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近年来虽然我国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但市场分割空间差异仍然存在,特别是劳动市场的分割程度有显著差异,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负向效应。区域市场分割的形成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因此,应以创新为驱动,打破市场分割,以体制改革为依托,促进区域协作,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推进非正式制度建设,以此加快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