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79篇
  免费   678篇
  国内免费   354篇
管理学   6715篇
劳动科学   214篇
民族学   311篇
人才学   730篇
人口学   190篇
丛书文集   4952篇
理论方法论   870篇
综合类   15043篇
社会学   1967篇
统计学   1719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472篇
  2022年   440篇
  2021年   593篇
  2020年   559篇
  2019年   572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478篇
  2016年   607篇
  2015年   985篇
  2014年   2418篇
  2013年   1953篇
  2012年   2305篇
  2011年   2376篇
  2010年   2147篇
  2009年   2376篇
  2008年   2486篇
  2007年   1826篇
  2006年   1582篇
  2005年   1580篇
  2004年   1298篇
  2003年   1351篇
  2002年   1086篇
  2001年   945篇
  2000年   781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208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冲突本身切入分析环境冲突,并从资源、利益与信息三个方面对环境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分析陕西凤翔血铅事件和广东茂名芳烃(PX)项目事件两大案例,研究环境冲突发生的两条基本路径:一是污染冲突中资源稀缺到利益冲突的直接路径,也就是已经形成的环境污染带来的直接利益冲突;二是邻避冲突中资源稀缺通过信息闭塞导致可感知利益冲突的间接路径,也就是环境污染尚未形成,但是存在可感知的利益冲突.以此来解释资源、利益与信息在诱发环境冲突中的互动机制.研究认为,环境冲突研究的预防也应当以此为切入点,着力构建和完善参与机制、协商机制和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2.
信息社会的本质是能够产生个人信息法律关系,信息流是解构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关键,也是个人信息法律关系产生的直接动力.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主流构造分别以信息自决、隐私和人格权益为基础,其中,国家利益成为个人信息法律关系构造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三种构造模式分别体现出个人与企业,个人与国家,个人、企业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由于利益平衡体现出的幸存者偏差效应,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构造以主体场域信息自治为中心,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3.
数字孪生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孪生是近年来从概念提出到实践应用快速发展的新兴信息技术,在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信息世界实时互动沟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智能制造等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将深刻变革世界,也必将深远塑造人本身,亟需在哲学层面对其本质、优势及其局限性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数字孪生是有"限定"的实在和人类意志的外化,是主体认识世界的思维和实践工具;数字孪生在提升人的认知能力、应对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扩展人类经验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同时,数字孪生技术在其思维模式、具有强计算主义倾向以及可能形成数字"座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5.
信息工作是企业领导的耳目,科学决策的参谋,解决问题的助手,联系群众的桥梁。信息工作人员要善于捕捉与收集信息、提炼与挖掘信息、优化和撰写信息,进一步增强办公室的信息服务能力,做好信息服务工作,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6.
当代认识论研究逐步形成的一个共识是:知识是一种认知成就,认知主体的认知能力(智识德性)需要对知识的获取做出必要的贡献。这种"知识的荣膺观"为德性认识论所采纳,有助于克服盖梯尔问题所引发的认知运气难题,但在处理证言知识时却遭遇困难。因此,有必要构建一种"反运气德性认识论",重新审视认知能力的作用与排除认知运气的关系,使得德性认识论能够在容纳证言知识的同时克服认知运气难题。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因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公众思想观念的突破,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宽,思政教育也迎来了各方面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年度发布(2018)》汇总了2018年思政教育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政策管理、教育内容这几个层面的关键议题,探讨了思政教育的规律与变化、教育的机制与评价、教育的环境与质量、教育的载体与方法等相关的内容,形成了对思政教育热点的详尽梳理与深入探讨。本书立足理论前沿、探究研究特点、纵观教育全貌、细品探究细节,在2018年的思政教育热点中,紧跟潮流,不断进行教育内容的创新与教学方法的优化,实现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职业》2015,(7):37
2014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二十国集团劳工和就业部长会上指出:"要在致力于创造更加充分就业机会的同时,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他在接受《学习日报》采访时强调,"根据高校毕业生的求职特点和需求,更加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和网络招聘等新技术、新手段,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加充分的岗位信息、更加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和更有  相似文献   
9.
在通常情况下,P2P网贷平台上投资者依据借款者披露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借款订单中的信息是否具有重要的信息价值?这种有价值的信息是否被平台的其他投资者所认同?文章利用"人人贷"交易数据,实证检验了借款订单中成功借款次数的信息价值及传递效应。研究发现,投资者选择成功借款次数多的借款订单违约率低,因此成功借款次数起到揭示借款订单违约风险的作用,具有较强的信息价值。进一步分析发现,投资者选择成功借款次数多的订单借款成功率高,这意味着其投资行为的信息价值能够有效传递,被其他投资者所识别并采取跟随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上,IT商业价值研究从计量经济学、财务学、产业组织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等方向展开,但是随着IT应用的推进及其影响的扩散,这类变量的效度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相比之下,基于管理认知的构念能够反映管理认知影响决策行为的现实,丰富IT商业价值的内涵,与传统研究互为补充。归纳了与IT商业价值研究相关的管理认知研究视角,包括信息处理理论、个人构念理论、意会理论和技术框架理论等,阐述了管理者如何使用自我建立的知识结构等心智模式,对环境进行留意、感知、意会和赋予意义的过程,分析了外部和内部因素如何影响到管理者的认知,而管理者的认知又如何影响到其后续的决策行为,并提出了该领域的研究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