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84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边城》:废弃的反现代化堡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渲泄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欲望,摆脱城市文明的压力,是《边城》创作的根本动机。这一动机说明《边城》的创作是一种抵抗,它意味着怀念湘西,更意味着抗拒现代化。在价值的固守与拒绝之间,充满诗情画意的《边城》成了一座没有硝烟的反现代化的战斗堡垒。《边城》凄惨的收尾真实地展示了现代化潮流冲击下的传统社会崩溃的命运,及人性的必然要求和它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不可能实现的悲剧,它是唱给残败的湘西的挽歌。在一段轻柔、平和、明快的牧歌般的思乡曲之后,作家背叛了情感,摧毁了“边城”,归依了现代化潮流,撤出了这座废弃的反现代化堡垒而在作品中唱出了抑郁、伤感、凝重的旋律为湘西传统农业社会送葬,实际上宣告了无法抗拒的历史理性对与生俱来的民族情感的一次胜利,也昭示了中华民族捐弃前嫌,为着湘西的重造和民族的新生而热切地呼唤现代化的宁馨儿。“边城”中所有的一切是现代化必然要颠覆甚至是已经颠覆了的。这座毫无科学价值的反现代化堡垒的审美价值在于:它的美学光辉照亮了偏远的湘西边城,照亮了黯然逝去的传统社会,它还将照耀着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追求人性的复归,直到它永远--因为“现代化”与“反现代化”思潮的冲突的二重性模式永远持续到将来。  相似文献   
3.
善因营销将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二者有机结合,成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重要趋势。基于详尽可能性模型,研究善因营销产品—事件契合度对消费者态度的作用机制,提出两条路径:以温暖光辉为核心的积极路径和以怀疑为核心的消极路径。运用实验法对假设进行验证,最终得出下列结论:产品—事件契合度对消费者态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品—事件契合度高有利于产生更加积极的消费态度;温暖光辉在产品—事件契合度与消费者态度之间起中介作用。产品—事件契合度越高,产生的温暖光辉越多,越有利于消费者形成积极的消费态度;怀疑在产品—事件契合度与消费者态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产品—事件契合度高有利于减少消费者的怀疑,并进一步形成积极的消费态度;怀疑的消极路径会对温暖光辉的积极路径产生影响,会最终影响产品—事件契合度与消费者态度之间的关系。在此研究基础上,为管理实践提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我的光辉生涯》是澳大利亚女性作家迈尔斯·弗兰克林的成名之作,在整个澳洲文坛都占有一席之地.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于贯穿小说始终的女主人公西比拉·梅尔文的形象.旨在对西比拉跌宕起伏的成长轨迹做一次旅行式的探寻,并窥视隐藏在其背后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田心铭 《中华魂》2014,(23):4-9
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5年的光辉历程。 在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中,历史,特别是新中国的历史,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正确认识新中国的历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本文从观察新中国历史所应有的几个视角人手做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6.
赵葵美 《生存》2020,(1):0213-0213
祥林嫂是鲁迅创造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她在小说世界里,被封建礼教迫害致死,但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几次试图与命运对抗,尽管失败,所体现的人性的光辉,依然值得称赞。  相似文献   
7.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光辉的历程》中一个个真实感人的 故事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看到了充满爱的中国,看见 了坚强的华夏子孙。脑海里总是出现一幕幕令人振奋、激动人心、 可歌可泣的画面。  相似文献   
8.
分析《我的光辉生涯》小说中心人物西比拉在面对爱情和婚姻时表现出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态度,既向往爱情又诋毁贬低爱情。根据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过度补偿个人身上的自卑感就会夸大个人本身的自尊,通过贬低他人、抬高自身地位来维护自己的优越感。针对西比拉扭曲甚至变态的人格,利用阿德勒的自卑理论分析西比拉身上的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从而解释她极端的世界观和爱情观,更进一步指出西比拉悲剧人生的心理症结。  相似文献   
9.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小说家,他也曾经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就是约翰·斯坦贝克。他的作品《愤怒的葡萄》受到很多国内外文学爱好者的喜爱,这部纪实主义的经典著作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跟艺术价值。《愤怒的葡萄》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危机时民众的萧条悲苦生活状态为背景,描述了悲苦农民的凄惨境遇,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关注,更加抒发了作者对贫苦农民遭遇的同情。约翰·斯坦贝克一直被称为是"愤怒的作家",长期以来,他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有很严重的个人情绪,长期关注农民失去土地的悲苦生活。他还被称为是"左翼作家"或是"政治说客",他的文学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生态的思想内容或者伦理基本没有人去关注。这位被称为政治说客的时代作家的作品里传达着较为完善的生态理论思想。作品中刻画的两个鲜明的女性形象更是发人深省,通过乔德妈与罗撒香这两个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探究女性与自然的细微美妙的联系,给读者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不仅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自然主义思想带给作者的感化,表现出生态女性主义的科学内涵,更是描述出劳苦农民的愤怒与不满,表达对劳苦大众的关注并以此引起读者的共鸣。本篇文章以生态女性主义为出发点,深入解读《愤怒的葡萄》这一文学佳作,探究文中人跟自然之间的联系,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细致地品读作品中两位人物鲜明的特征以及体会作者对人物形象刻画的意图。  相似文献   
10.
就在重庆打黑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和重庆相距1200多公里的武汉,打黑力度也毫不逊色。近日,被称为"江城打黑第一案"的案情细节披露,横行江城7年多的黑帮老大张成义的累累恶行,被逐一公之于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