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李维乌斯在翻译《奥德赛》的过程中,以萨图尔努斯格律为译诗韵律,以相似罗马神话人物替代原作希腊神话人物,甚至构建谱系,并开创"糅合法",这是复杂而多重的社会、文化、译者、读者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当时古罗马社会环境、译者创作目的,以及译者对读者群体接受的预测.他借鉴希腊史诗概念,既不脱离荷马原作,又在拉丁话语语境中创作古罗马自己的史诗,产生了深远影响.之后,罗马诗人和翻译家们所坚持的"竞争诗学"与罗马本土文学之间进行了有效互动,推动了本土文学发展,最终成为古典传统的两条根茎之一.  相似文献   
2.
厄普代克长篇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重构了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颠覆了后者中的人物关系,把“被说者”变为“说者”,“说者”变成了“被说者”,从而传达出在新的文化语境中,作家对历史、善恶尤其是女性问题所做的辩证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一类图的优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虑Mobius带上格子图的优美性问题,证明了M(n,2)是优美图.  相似文献   
4.
褚新国 《唐都学刊》2013,29(1):95-100
鉴于晚近以来希腊史学的现实情势,波利比乌斯以各个阶段代表史家的创作实践为例,通过史评方式详尽考察了历史写作中的诸多“失真”问题。依据“失真”的不同界定、表现和原因,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缺乏军政实践与直观调研,缺乏基本的史识素养,缺乏客观公允的叙事立场,偏重艺术审美而以辞害意。波氏就相关论题的批判性探究不仅有助于阐释《历史》写作的题旨、方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城邦危机背景下古希腊史学的流变轨迹与发展动向,特别是“求真务实”优良传统的式微。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一百年前尼采曾于此精神失常的城市里,关于图书博览会的这一念头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环。确切地说,这是一个麦比乌斯带(众所周知,此为一恶性循环),因为,这次博览会上有好几个展台都被这位伟大德国人的全集或选集所占据着。就整体而言,无穷恰是这次出版交易活动一个非常明显的方面,这仅仅是由于,它延续着一个已逝作者的存在,甚至超越了该作者的期望,或者,它向一个活着的作者提供了一个未来,我们大家全都乐于将这样的未来视为是永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是名著续写的佳品,它重构了莎剧《哈姆莱特》的人物关系模式,以女性、次子和"关怀伦理"的视角,对《哈姆莱特》中以父权制为背景的男性、长子和"公正伦理"的叙事话语进行了颠覆,重建他者与主体、原欲与理性、肉体与灵魂、女性与男性之间"差异的"和"联系的"关系,关注具体情境中的关怀关系。他解构莎剧的深层意念,暗合了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盛的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其爱情描写,有着对"恶"的形而上学的观照。其女性主义的"性政治"理论,为当代读者提供了评价女性"越规"行为的一个政治视角。  相似文献   
7.
《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和《李尔王》一起被誉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哈姆雷特》这部作品具有非常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形象及丰富的艺术手法,是那个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刻画的形象真实、立体,性格各异,尤其是对主人公哈姆雷特、克劳狄斯、奥菲利亚及乔特鲁德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展现了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特色。本文通过分析鉴赏哈姆雷特、克劳狄斯、奥菲利亚和乔特鲁德这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使广大读者对这部作品进一步了解,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哈姆雷特》这部经典悲剧作品的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朱古达战争>是古代罗马史家撒路斯提乌斯的第二部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结构上它都比撒路斯提乌斯的第一部作品<喀提林阴谋>更加成熟.它叙述的是罗马同北非小国努米底亚之间发生的战争.在这部著作中,撒路斯提乌斯详细描述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尤其关注作为地中海强国的罗马在战争中屡战屡败的原因.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罗马社会道德的败坏是罗马共和国走向衰落的最主要因素.撒路斯提乌斯在作品中多次使用插叙这种叙述手段,这些插叙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而且突出了作品的主题:罗马美好的道德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相似文献   
9.
麦比乌斯圈是拓扑学上的一个概念。取长方形纸带一条 ,扭曲一次 ,然后使两端相连进行粘合 ,所得到的曲面称为麦比乌斯圈。性质 :在麦比乌斯圈上某点环行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时 ,法线变为相反 ,圆周的环绕方向也变为相反方向。百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正是麦比乌斯圈上的位移运动 ,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和分析 ,概括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两条整体线索 :一是救世主题 ;二是文学独立  相似文献   
10.
王化学 《山东社会科学》2013,(3):115-120,129
如同古希腊罗马的文哲史传,基督教圣经乃是哺育西方文明的又一源泉。其神学意蕴常融于诗学或哲学的表达之中,且深刻地影响了欧洲文化,包括造型艺术。本文以米开朗基罗为例,通过其两件伟大的纪念工程即美狄奇氏家祠陵寝雕塑和教皇朱理乌斯二世陵寝雕塑,揭示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及艺术创造,因受圣经感应而满孕诗性与哲性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