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49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贿赂的本质特征是贿赂与职务的关联性.本文通过对我国历代有关贿赂的法律规定和世界各国有关贿赂的法律规定来分析和探讨有关贿赂的理论聚讼.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是国有企业较为集中的中心城市,国有企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仍处于多发、高发阶段,大案要案时有发生,且违法犯罪数额和造成的损失较大,已成为影响全市经济发展和改革稳定大局的重要因素。2000年来,在省纪委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纪委牵头,会同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审计局等执法执纪机关共同查办了一批国企领导干部腐败案件。这里,本刊独家披露南京市纪委有关人士对4起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的通报和剖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立法、司法实践的变化,我国受贿罪概念的内涵及外延一直处于变动不居的过程中.我国1997年刑法典明示了受贿罪的罪名及其内涵、外延,但由此带来了有关受贿罪概念的诸多矛盾.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审视并分析这些矛盾,有助于勾勒出我国受贿罪立法进一步完善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公务员绩效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环节.文章从政府绩效的工具性、沟通性和管理性出发,对澳门公务人员工作表现评核制度的制度精神和制度设计进行了分析,指出澳门公务人员工作表现评核制度充分意识到了政府绩效的工具性和沟通性,与此同时,制度仍然没有实现从绩效测量到绩效管理的转型,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6.
《决策探索》2005,(1):32-32
李刚曾任黑龙江省绥棱县县委书记。他是马德腐败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他为自己买官“花费”人民币42.5万元、美元1万元:卖官收了131人的贿赂219万余元。他把当官看做做生意。想当官就买,买官是为了卖官。最终他因马德案牵出。日前,他因行贿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黑龙江省高级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妻焦红霞因犯行贿罪、转移赃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相似文献   
7.
王鑫 《决策探索》2005,(12):26-26
11月10日,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连江县原县委书记黄金高受贿、贪污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黄金高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相似文献   
8.
根据法教义学解释,"为他人谋取利益"属于犯罪构成的客观要素内容。主观要素的观点有其历史原因。"为他人谋取利益"要素对受贿罪构成具有全面影响力。其主要功能就是对入罪进行限缩。关于"为他人谋取利益"认定的司法解释,将客观行为与意思表示并列,在逻辑上发生错位。以推定代替事实证明,对犯罪事实采取"二次推定",违背了证明规则。"事后受贿"的规定明显超越文义和立法含义,是典型的越权。应当慎重对待受贿罪的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9.
各国对受贿罪行为方式的规定不尽相同,但本质上都是受贿人接受了请托人以利用受贿人的权力或影响力为意图而向受贿人给付或承诺的财物或财产性利益及其他不正当利益。对各种类受贿行为能否认定为受贿罪的行为方式.应该把握住类受贿行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刑法修正案(七)》对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主体的划分看似语义"模糊",可能导致刑事司法适用困难,其实,立法者刻意为之的"模糊"正是为了满足各种司法实践的需要。将"近亲属"作为"关系密切人"的子概念,在司法实务中采用具体案情具体分析的办法,根据个案来考察行为人与涉案的国家工作人员之间关系"密切"的程度,可以顺利避开机械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