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我国板块构造式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中部塌陷"的现实,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的中部地区应采取"倾斜""反哺""预警"三大对策来解决"三农"问题.倾斜对策是针对农村发展的,主要措施是权力向县级组织倾斜,资源向县城及农产品加工园区倾斜,政策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倾斜;反哺是针对农业发展的,措施是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反哺中部粮食主产区;预警是保护农民利益的,措施是实施农民利益预警调控.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阶段,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则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的一个根本转向,即从“消灭农村”转向了“建设农村”,这一转向对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理解这一转向,则需要我们对中国式发展道路有一个结构上的重新理解和判断。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7年全国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中国农民对政府的满意度现状,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重点研究人口结构特征、家庭资本和政治资本对政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对各级政府的满意度从基层到高层依次递增,且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政治身份与农民的政府满意度呈正向关系,即党员和村干部身份的农民对政府的满意度相对更高。家庭年收入对政府满意度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家庭年收入越高,其对政府满意度就会越高;但家庭负债与政府满意度呈现出负相关性,即家庭越负债,其对政府满意度越低。农民对政策的满意度以及农民的政治认同感也对政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尤其是保障性政策满意度与国家认同度越高,农民对政府的满意度也会越高。  相似文献   
4.
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农村政策执行过程中因为政策宣传不够等影响了执行的效力。以粮食直补政策为例分析了农村政策执行受阻滞的原因,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可为解决农村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落实好党的农村政策,长期稳定和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中央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对农业和农村而言,也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公共支出角度,分析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等多个方面中国城乡公共服务存在的客观差距。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提高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的政策建议:改善教育投入结构,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突出农村合作医疗重点,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遏制城乡建设差距;加强农村公共财政支持,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农村税费改革的逻辑(笔谈,五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应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以农民负担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性危机,破解“三农”难题,中央政府决定从2000年开始在安徽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2002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推进到河北、湖北等16个省份,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取消农业税。并对种粮农民给予补贴。由于农村税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税费改革的同时还启动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即乡村体制改革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改革,主要措施是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合村并组等。这一系列的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缓解干群矛盾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基层财源枯竭。农村公益事业缺乏组织动力,农民集体观念、人际关系变化等新问题和新情况,构成了当前新农村建设所必须面对的环境和障碍。而当前农村政策的制定者和研究者显然对这一问题缺乏系统和明确的认识,也没有对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实施过程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以下一组文章,是对税费改革及其在乡村社会造成的一系列政治社会现象的关注。这组文章在扎实的实证调查基础上,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了税费改革实施过程的逻辑归演、税费改革的深层原由及后果,对税费改革本身和相关配套改革的内在逻辑作出了与政策部门和学界主流不尽相同的新的解释。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民族地区农村政策冲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中央和地方农村政策的支持,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支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但由于政策制定的背景条件、制定的主体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的不同和变化,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冲突,这不仅影响了政策的权威性,也给政策的顺利执行带来了困难。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就当前民族地区农村政策冲突的形式、冲突的原因、冲突调适的政策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党的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成效,农民特殊养殖作为特效农业的一种新探索,较好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三农”工作的一些现有观念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