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89篇
社会学   6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际,施政于艰难之中,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许是唯一的一位连任四届总统的政治家。上任伊始,他就响亮地提出“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给美国人民灌注了极大的希望和勇气,使一度冷漠和沮丧的美国具有一种  相似文献   
2.
3.
霍秀媚 《探求》2006,1(2):19-27
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但并不意味着人类文化的趋同,相反,全球化引起的文化冲突明显,而文化冲突的核心却是价值的冲突。在全球文化发展中,为避免我们的民族文化成为弱势文化,我们必须将文化的民族性置于世界性的观照下,融入世界的主流文化中,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中国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建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4.
司马谈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思想家和大学者.他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作过深入研究,其成果集中体现在《论六家要指》一文之中.司马谈从"务为治"即把六家学说定性为治理国家的政治学说发论,把道家的政治思想与阴阳、儒、名、墨、法等五家的政治思想作了区分和比较.他认为,道家吸收了其他五家的长处,又没有五家的短处,比较明确地把道家无为政治思想概括为简易政治思想,形成了道家独特的简易政治思想风格.司马谈虽然论的是道家,但主要讲的是老子.  相似文献   
5.
刘欢萍 《殷都学刊》2012,33(4):80-85
长野确《松阴快谈》是日本江户时代诗话,其论评诗文颇有独到之见.其中卷二论文章之学,对中国古代散文历史演变、散文本体、创作及鉴赏批评等方面,均有深入而具独创性的见解.发掘其中国文评观,可为当今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同时也可考见中国散文及文论对域外文章学的影响、受容情况.  相似文献   
6.
许渊冲对诗歌的贡献不仅在于翻译理论,也在于他的翻译实践。根据本雅明对翻译中纯语言的论述,即上帝的语言是纯粹的,人类的语言因带有偏见,是不纯粹的为依据,再次探索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以许渊冲唐诗三百首中《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为例,肯定许渊冲的翻译硕果,同时兼顾翻译理论发展与翻译实践的译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所谓"新译"指的是在比较和批判的继承中,发扬中国的译论思想。许渊冲先生的"新译"由丰富的翻译实践、多彩的翻译理论以及健全的思想渊源构成。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许渊冲的"新译"思想,有必要从共时与历时角度,辨析"新译"的思想内涵,指出其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早春二月,皑皑白雪还装饰着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紫台村。2月15日这天,该村三组党员李绪红起了个大早,吃了几口早饭,把防滑链套到摩托车轮子上,匆匆赶往村民贲明玉家,护送他家小女儿李雪莲上学。贲明玉牵着女儿刚走到马路上,就碰到了李绪红,这样的"默契",已经重演了四年多。四年前,村医李绪红接下了义务接送邻家两个小孩的重担。11公里的山路上,他跑断了近百根防滑链;陡峭的悬崖边,铭刻着他惊险的回忆;纷纷扬扬的飞雪,见证了他跌倒的阵痛。任凭  相似文献   
9.
美的创造乃人生乐趣之真谛。翻译文学可谓是创造美之艺术。纵观世界,莎士比亚是世界上创造美最多之人,故以另一门语言重现莎剧之美,亦是一种美的创造。回顾往昔,莎译无数,之所以仍需重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给出了充分的解说,即"古代人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研读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译本的基础上,分析了译者在无法使译文自然押韵的情况下采用的权宜之计和强行的押韵策略,并从语言、句子表达、风格等方面来分析这些权宜之计和押韵策略对译文的影响。进而以整个译本的质量来论证这些强行的押韵策略只是给译文披上了漂亮的押韵外衣,而译诗在本质上却无法称得上是自然、地道、不折不扣的英语诗。押韵俨然成了译者独创性的陷阱,译者愈想创新,采用权宜之法,离其所制定的翻译原则愈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