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8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54篇
管理学   2128篇
劳动科学   119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455篇
人口学   38篇
丛书文集   1136篇
理论方法论   243篇
综合类   3523篇
社会学   465篇
统计学   19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634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555篇
  2011年   684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593篇
  2008年   635篇
  2007年   432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Austin言语三分说、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以及扩充的言语行为理论三个方面阐述服务业言语交际现象,继而从会话含义的动机因素、合作因素以及关联因素三个方面对上述现象进行梳理.其目的是使言语交际的双方能看对象、知语境、讲实效,做到善听善说善解,促进国际服务业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3.
4.
地方精英是指除当地政府官吏之外对地方公共事务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群体。明代河南地方精英参与灾荒应对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儒家思想长期熏陶形成的道德约束,国家奖劝产生的政策激励,地方官员忠于王事的努力劝谕,以及因果报应信仰带来的强制都对他们的救荒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对自身经济、安全、名誉等利益的考量则是明代河南地方精英积极应对灾荒更为现实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关创业倾向的研究一直受到创业学界的持续关注。以往的研究都是从单一视角解释与预测创业倾向及行为,且取得的研究结果未聚敛。文章从内因角度出发,基于创业动机及认知相结合的视角构建创业倾向理论路径模型,探求创业倾向的前因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创业倾向的影响,揭示了创业倾向发生的内在机理。基于581份有效样本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路径模型整体适配度佳,创业动机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在路径模型中起到中介作用;并且通过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检验,假设模型具有性别跨群组效度。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5,(8):250-256
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身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提高学习者汉语水平,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转变传统观念,走出"汉语难学论"的误区;二是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突破传统工具论语言观的局限;三是加强语言共时对比,避免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就像飞向火光的 灰蛾,甘愿做烈焰的俘虏。时光荏苒,青春易逝。在初涉尘世的 季节里,总有一个目标催人奋进,总有一个理想激励前行。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教学管理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首要因素,本文从如何培养、树立学习目标,如何运用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去更好的实现教学实践等切入点来谈对如何对学生成长施加有益的教学活动,并提出相应措施中的一些问题,希望在实践中能够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王冬艳 《生存》2020,(13):0184-0184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与知识掌握程度,已成为教师思考的话题。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要从每个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出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课堂,理解每一个知识点,需要教师适当的进行激励教育,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一定程度的体现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高效学习的基础,本文主要对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合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才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为企业家所认识,如何激励人便成为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在众多激励机制中,股权激励日益吸引众多企业家的注意力,但是并非所有的情况都适用这一方式。那么,在何种情况下,企业必须通过股权方面的安排来对员工进行激励,并防范可能的道德风险;在何种情况下不必要,本文试对这一问题做一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