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架构—肌质”视阈下考察戏剧性,主要有“肌质”中的道白、情境、冲突等;“架构”下的戏剧性布局,主要有逻辑线索、主体身份、视角等.戏剧性充满了对立矛盾因素的分布,形成了紧张、包孕包容的审美张力;而近期新出现的某类“语词”,也可视为某种戏剧性单元,作为某种特定的“戏剧性角色”,经由“字思维”的随机与有机的生发、繁衍,撑开延异性张力,可以盘活现代诗语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论用英语思维的层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英语思维是教与学双方都普遍关注且颇为困惑的问题。用英语思维可涉及英语语法、英语语境、英语族人的思维模式及文化取向等四个相对独立并互相联系的层面。这四个层面与英语教学的初、中、高三个阶段呈现一定的对应和包孕关系。认识用英语思维这一系统有助于把握英语教学的过程及侧重点。  相似文献   
3.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日语包孕句中的形式名词ノ和コト的语用异同和相互置换的可能性。指出ノ和コト相互置换的可能性与格位置有关,ガ格ノ和コト的相互置换可能性大于其他格,而カラ格、マデ格、ヨリ格等位置受句法制约影响,几乎没有ノ专用句,但存在ノ、コト两用句。句式特征两者的区别为:ノ、コト两用的句子的主句谓语比较多样化,名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动词做谓语的情况都不少,ノ、コト两用句中的コト并不像コト专用句那样强烈地突出事情、事实、状况本身。  相似文献   
4.
"似的/似地"是一个助词,"似的"对于"似地"表现出功能上的包孕关系,"似地"是"似的"的有条件变异."似地"脱胎于状语句位上的"似的",其产生深受"的""地"分工影响.非状语句位上使用"X似地"是泛化机制的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主谓谓语句内部构成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谓谓语句这种语言现象在汉语中早已存在。本文吸取现代汉语研究的某些成果和方法 ,界定古汉语主谓谓语句 ,以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孟子》为语料 ,并部分地采用了《左传》、《论语》中的句子 ,对先秦主谓谓语句的内部构成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 ,认为大主语可以是名词、动词或主谓短语 ,小谓语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以及主谓短语等  相似文献   
6.
7.
“章法”所探讨的,是篇章内容的逻辑结构。由于这种逻辑结构,乃对应于自然由“阴阳二元对待”为基础而形成细致、复杂、多变的逻辑系统,足以反映出宇宙创生、含容万物在时空历程上那种细致、复杂与多变之层次逻辑;并且又由于此基础之“阴阳二元”,往往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所以就使得对应于自然规律的各种章法,往往形成各种包孕式之逻辑结构,造成层次、映衬、互济之美感。文章即锁定这种结构,探讨其哲学义涵与主要类型,而以最常见之“因果”章法为考察对象,举诗文为例,略作说明,以见这种包孕式结构之奥妙。  相似文献   
8.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有一句名言:“英文不是中文”。英语和汉语各有自己的规律。因此,把握好二者的差异,对于英语学习或英汉翻译大有裨益。在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英语中存在着一种为汉语所没有的语言现象:数个语言单位表示同一语义。而这一语言现象为不少人所忽略,因而,常常造成对英文理解的偏差或英汉互译的误差。为此,本文拟就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人脑输入汉语文本识别分词时的假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中文信息处理中关于分词问题的研究从人脑的分词机制中得到参照,我们探索了人脑在给汉语书面语分词时识别词的交叉和包孕假象的过程,包括以下4个问题:1.人脑在输入汉语文本时可能遇到的词的交叉和包孕假象及这些假象形成的原因;2.人脑识别词的假象的范围和途径;3.人脑识别词的假象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4.人脑的言语场。  相似文献   
10.
《边城》中以“水”为中心的意象系统传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道家精神和生命的意义,由此可窥见作家沈从文在小说中欲探索的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所包孕的文化内涵;而《雪国》中以“雪”为中心的意象系统则彰显了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禅宗思想,濡染了日本文化所独有的“物哀”、“幽玄”的美学风格,显示出川端康成对生命的独特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