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子和诸侯阶层姓氏制度的典型特征 ,就是对姓、氏的既利用又限制 ,其具体表现就是既要通过强调“同姓”关系来收族 ,保证其有一定的统治基础 ;又要限制近亲族人的国氏使用权 ,防止王权、君权的旁落。就卿大夫阶层而言 ,宗法制度是影响其姓氏制度的主要因素 ,在宗法制度下 ,小宗家族的氏号要通过某种方式体现出对于大宗本家氏号的服属 ,这就使卿大夫家族的氏名结构呈多级制的形态  相似文献   
2.
立後在先秦时期是极为人所关注的一件事情,立後的意义在于使该家族祖先得以奉祀、家系得以传承,并因被立为"後"者继承官守而使该家族得到经济上的保障;立後在原则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例外的情形也十分多见,嫡子个人的素质、重要人物的好恶倾向以及家族的实际需要等都可能改变嫡长子继承的常规.立後在方式上一般包括家内选立和公众认可两种,但"後"作为国君臣属其还必须得到国君的批准.  相似文献   
3.
尉博博 《兰州学刊》2011,(3):160-166
春秋时期,都是指卿大夫所受封的大邑,即卿大夫家所在的城邑。都在西周时期既已出现,但都的大量出现是在春秋时期。西周时期,诸侯国统辖的范围皆在百里上下,诸侯欲大量分封都邑,存在领土狭小的限制。至春秋时期,诸侯国先后掀起了开疆拓土的浪潮,各国因而占领了大片土地,其中以齐、晋、秦、楚为最。这为诸侯大量分封都邑提供了条件。卿大夫立于诸侯之朝,为国君之臣,居于都中,主持祭祀为家君,都在春秋时期就是卿大夫的禄,都中的私家武装,平时保护卿大夫的都家,战时可配合国君的军队作战。都具有两面性,既是国君统治地方的手段,又是大夫收族、聚党反抗国君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春秋时期晋国公族的衰落和卿大夫的崛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而晋国公族与卿大夫的力量对比的变化制导着春秋时期晋国政治的演进.卿大夫的兴起以及晋国实行的县制最终使晋国的宗法制度遭到破坏,并且把晋国公族推下历史舞台,而晋国的卿大夫则以新的姿态在战国时期扮演了列国君主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白字先生     
慕柳 《老友》2012,(8):57-57
有个训蒙先生好读白字。他与东家谈好:他当塾师,每年租谷三石,伙食四千。如果教一个白字,罚谷一石:教一句白字,罚钱二千。他到书馆后。有一天与东家在街上闲走。见石刻“泰山石敢当”,便误认“秦川右取当”。东家说:“全是白字,罚谷一石。”回到书馆,他教学生读《论语》。把“曾子曰”读作“曹子曰”,“卿大夫”念为“乡(繁体为“绑”)大夫”。  相似文献   
6.
7.
春秋时期晋国公族的衰落和卿大夫的崛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 ,而晋国公族与卿大夫的力量对比的变化制导着春秋时期晋国政治的演进。卿大夫的兴起以及晋国实行的县制最终使晋国的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并且把晋国公族推下历史舞台 ,而晋国的卿大夫则以新的姿态在战国时期扮演了列国君主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春秋时代的卿大夫对个人命运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守身自保在他们的言论中占有重要位置。这种现象是传统的血缘宗法制度已被破坏、政治局势动荡所造成的结果。在明哲保身思想的影响下,卿大夫将守礼视为保身之道,提高了"礼"的地位,为儒家学派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对孔子思想实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关于孔子思想的实质问题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将其确定为保守、复古 ,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认为孔子的一切言行都是为了恢复“周礼” ,重建旧的奴隶制度。这种看法似乎成为定论 ,即使有反对意见 ,也是闪烁其词 ,不是很明确地表态。本文通过对孔子思想体系的考察 ,发现孔子的思想是进步的。因为孔子支持社会改革 ,赞成社会进步。同时 ,孔子的言论并没有发现为奴隶主阶级的集中代表周天子辩护的部分 ,他的言论只是为卿大夫阶层服务的。所以 ,本文认为孔子思想的实质是代表新兴封建地主阶级上层统治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宗法制度是周代卿大夫、士阶层家族内部的血缘等级制度,是维护周王室统治的支柱之一.西周时期,宗法制度对于巩固周王室统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迨至春秋,宗法制度一方面继续存留,并维护着贵族家族内部的秩序;另一方面却不断地遭到破坏而走向瓦解.宗法制度的延续及其瓦解,是春秋社会过渡性特点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