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语言学家在讨论话语意义时,通常引用关联理论来分析话语意义。但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有时很难沟通,受话人往往误解发话人的话语意义,关联理论对这种语言现象并不能做出解释。本文试图用CBT理论来解释这种语言现象,以此来弥补关联理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赵惜微 《北方论丛》2002,(3):114-115
叫卖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叫卖者为交际活动的发端,而交际的对方是未知的,不确定的,其中,只有历经了受话人、参与者、买主三次身分转换的人,才能经历这样一轮交际活动的全过程.叫卖语是行业语的一种变体,无论从传达的信息及表达方式上,都不同于一般的行业语,它是小商贩的具有临时性、活动性的经营方式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口述实录文学是 2 0世纪后半叶诞生于世界文坛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近十几年来 ,我国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口述实录文学作品。口述实录文学的文体特性表现为 :作者放弃了讲述的权力 ,成为受话人 ,却又成功地维护了自己的作者地位 ;“小人物”担当主角 ,并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集束式结构 ;采用直接个体对应式话语 ,真实、坦率、鲜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日语母语话者的会话中的受话者会话策略为分析对象,将受话者会话策略的附和式发话类型,对受话者会话者策略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日语受话者会话策略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信息的编码综合和解码分析并不是绝对机械的反映和转换.发话人传递的信息和受话人接收的信息不等值的现象时有发生,容易导致交际双方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冲突.从交际过程中的信道干扰、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以及个体的认知差异等三个方面研究言语信息差产生的原因,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者的言语信息差的调控,从而达到交际语言准确、得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