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8篇
社会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龙德元,这位有着30多年党龄、17年县级领导岗位工作经历的老党员,却在人生之秋,因收受贿赂29万多元被开除党籍、判处有期徒刑14年。从一名领导干部蜕变为腐败分子,其蜕变的轨迹令人深思和警醒。  相似文献   
2.
2008年4月23日上午,湖南省郴州市前纪委书记曾锦春贪污案在长沙中级法院开审。农民黄元勋与多名郴州受害者赶赴法庭旁听。2006年,曾锦春被抓时郴州举城狂欢,黄元勋们击鼓放烟花相庆,街头挂出感谢党中  相似文献   
3.
微语漫画     
王恒 《决策》2014,(10):7-7
1“曲线敛财” 2014年9月24日,刘铁男受贿一案公开审理。起诉书的细节揭露,刘铁男的儿子刘德成在案件中扮演重要角色,坐收重利。  相似文献   
4.
各国对受贿罪行为方式的规定不尽相同,但本质上都是受贿人接受了请托人以利用受贿人的权力或影响力为意图而向受贿人给付或承诺的财物或财产性利益及其他不正当利益。对各种类受贿行为能否认定为受贿罪的行为方式.应该把握住类受贿行为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一个副乡长的乌纱值多少钱?在广西资源县瓜里乡,只上过小学四年级的个体老板邹定理,花了约4000元人民币,就当上了该县的科技副乡长。而他上任短短一个月,就收受贿金14万多元。赌选,已成为一些腐败分子继买官跑官之外的又一条生财之路  相似文献   
6.
石破 《民族论坛》2003,(2):18-19
2001年5月,河南省驻香港的窗口公司———豫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三昌携巨款潜逃国外。6月19日,河南省检察院反贪局成立专案组,决定对程三昌涉嫌贪污、受贿等问题立案侦查,并向省人大常委会通报。7ORUM月23日,省人大常委会许可由省检察院对其刑事拘留。程三昌的出逃,在漯河这个40多万人口的内陆小城引起强烈震荡,因为程在1999年12月“下海”就职豫港公司之前,曾担任过漯河市的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等职,主政漯河长达13年,在这个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个层面都打下了深刻烙印。漯河也是程三昌涉嫌犯罪行为的主要发生地。随…  相似文献   
7.
斡旋受贿中的"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是指受贿人利用自己职务与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可交换关系;受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应当包括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和通过行贿手段获得的不确定的、竞争性的利益;国家工作人员离退休后不能成为受贿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他人有求于公务人员的职务行为,公务人员以交付财物为前提而实施(包括放弃)职务行为,该财物成为其所许诺的职务行为的报酬或者对价。"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表明财物与职务之间存在对价关系的要素,仅限于利用现在的职权。行为人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与请托人事先约定,在其离职后收受请托人财物的,应当认为"约定"贿赂属于刑法规定的"索取"贿赂和"收受"贿赂的范畴,可以成立受贿罪。行为人在离职后借助原来的职务关系所形成的影响,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利益,并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的,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行为人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但是并未索取或者收受贿赂,也没有约定贿赂,在离职后收取他人的酬谢的,既没有受贿罪的实行行为,也缺乏受贿罪的故意,不成立受贿罪。行为人仅仅是在工作调整后收受贿赂的行为,应当成立受贿罪。  相似文献   
9.
杨贤才:1978年8月中山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 1989年被提拔为民庭副庭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规定的斡旋受贿犯罪是受贿罪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刑法学界对于斡旋受贿犯罪的独立性及其构成要件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斡旋受贿犯罪立法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借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有关影响力交易罪的规定,对我国斡旋受贿犯罪立法进行重新审视,并对之加以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