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7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51篇
管理学   520篇
劳动科学   66篇
民族学   161篇
人才学   68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2948篇
理论方法论   737篇
综合类   4604篇
社会学   608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373篇
  2014年   667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712篇
  2011年   719篇
  2010年   700篇
  2009年   663篇
  2008年   683篇
  2007年   582篇
  2006年   511篇
  2005年   486篇
  2004年   440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大学的内设机构一直在膨胀之中。由于发展的驱动、办学资源的诱惑、现代化产生的不稳定性等因素,在效率机制的作用下,大学不断成立一些新的机构。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传统官本位文化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大学为了自身的合法性,成立了与政府具有高度同构性的内部机构。同时,模仿性机制导致大学间相互的模仿和攀比,从而使不同类型大学的内设机构全面膨胀。  相似文献   
2.
3.
票据背书连续即背书形式之连续,是指背书形式合法且依据背书日期之时序可以对相关主体作同一性认定。转让背书与非转让背书同时存在并不必然导致背书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应该对两种背书分别作具体分析;存在空白背书的情形下,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背书是否连续取决于相关权利人最终对空白背书的补记情况;背书涂销不影响票据背书连续性。持票人凭借背书连续证明并且行使自己的票据权利,当背书不连续时,即以取得票据之合法途径证明并行使自己的票据权利。  相似文献   
4.
广西社会学作为中国社会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以及专业组织建设方面都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甚至与同处西部的省份相比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呈现出研究基础薄弱,缺少研究骨干、与主流对话不够、研究成果分散等劣势.广西社会学通过与国内外的外部交流、区内研究主体之间的内部交流、兄弟学科之间的交流可以达到增强理论自觉、提升学术品质、扩大学术影响力,改变落后面貌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阿尔弗雷德·舒茨在其《社会世界的现象学》著作中,把现象学引入社会学的基础研究,开创了现象学社会学的研究取向。现象学社会学"面向主体人的世界"的理论观点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使社会工作者重新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现象学社会学"悬置、还原"的理论观点,消解了社会工作者携"科学真理"话语而自居的霸权,为社会工作构建了合作对话的专业关系;现象学社会学"人永远处于尚未完成的状态"的理论观点,使社会工作跨越了"工具理性"的羁绊,为社会工作实务知识的建构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的系统。  相似文献   
6.
当下我国司法承载着重要的社会治理功能。随着以风险社会为代表的现代性危机的到来,司法究竟如何应对已是无法绕开的话题。我国司法以平息纠纷为现实导向,以追求正义为价值目标,但是这二者都缺乏对全社会层面风险因素的考量。而司法所具备的程序正义和判决说理等特征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风险治理功能,也有道德上的合法性。基于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司法环节的风险治理功能,未来应当在运用司法政策提高法官风险预防意识,厘清法院和风险规制机关的关系,充分激励风险诉讼等方面做出改变。  相似文献   
7.
8.
王建民 《社会》2019,39(6):87-120
费孝通先生晚年倡导面向“精神世界”的社会学研究,不仅强调了社会学的人文性格,而且指明了回溯和整理传统思想资源以理解人心的意义。古代士人在仕隐之间的进退趋避是精神世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盛唐诗人王维可作为重要个案。本文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以王维的生命史、编年诗及他与其他诗人的交往为线索,考察其如何在仕隐之间调适精神世界的矛盾冲突。王维通过人际和诗文往来形成的社会交游空间、自然山水空间和灵性佛理空间,构成一个融和自然与人文的“人生圜局”,以寻求精神世界在“入世有为”和“消极退避”之间的平衡,而其精神苦痛也可以从这个圜局的层级变动或缺失中探寻根源。本文认为,把握世风民情、生命史的再现以及理解和体会的功夫,是研究士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门径。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