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文献史料,结合历代学者对同姓不婚的观点和看法,着力从“畏乱灾说”、“优生说”、“宗法说”、“人伦说”等几方面研究分析了周人“同姓不婚”的原因和影响。并论述了“同姓不婚”的产生、发展和它在三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同姓不婚是周代婚姻习俗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周代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异姓姻在《诗经》等文献和周代的夫妻合葬墓以及出土的铜器铭文中都有所反映。同姓不婚的意义一是促进优生,一是具有政治意义的联姻。同姓不婚,娶于异姓,逐渐形成了同姓为兄弟、异姓为甥舅的族群形态。重人伦是周人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加强思想统治的一项有力措施,被作为提倡同姓不婚的一个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就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而言,宗法观念是其基本特质之一。本文即是以这一特质为出发点,论述在宗法观念支持下,汉初同姓王的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4.
赵沛 《东岳论丛》2013,(7):83-87
西汉王朝实行郡国并行的地方政治体制。中央直辖的郡县之外,分封着大小不等的王国和侯国。按照刘邦与军功集团签订的"非功臣不侯"的政治契约,从刘邦登上帝位之后,刘氏皇朝便陆续分封宗室贵族和军功大臣为列侯。封地在胶东的侯国,包括军功侯国和同姓侯国。军功侯国的受封者多是汉初随刘邦打天下的军功集团成员;同姓侯国,则多是武帝实施"推恩令"以后分封同姓王国的子弟为侯者。胶东是西汉侯国相对集中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根据汉代侯国职官制度,海昏侯国职官制度相对完善。在行政职官中,设置相1人,官秩400石;丞1人,秩200石;尉2人,秩200石;又设乡有秩、令史、狱史、官啬夫、乡啬夫、游徼、牢监、尉史、官佐、乡佐、邮佐、亭长若干人,皆为百石以下斗食少吏:分别主管海昏侯国的吏治、民政、赋税、诉讼、治安等行政事务。在侯国家臣职官中,设置家丞1人,官秩比300石;仆、行人、门大夫各1人,庶子1人,先马、中庶子14人。此外,海昏侯国家臣中还可能有傅、主簿、舍人、私府长、食官等职官。  相似文献   
6.
西汉前期的诸侯国在剪灭吕氏势力及抑制军功阶层,维护汉代政治的平稳运行,以及在文景时期的经济恢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海昏侯国的观察中,可以看出这种作用不仅表现在诸侯王对王国治理上,而且也通过侯国迁徙,将当时北方先进文明带到南方边地,由此打破该地区文化发展的低水平循环方式。同时,西汉前期诸侯王与地方豪强、游侠的关系亦具有正反两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结合《古今图书集成索引》的编纂实践从辨同与辨异两个方面对人物传记索引中同姓名人物的甄别问题作了处理方法的具体说明和理论上的初步探讨,对计算机编制索引的优势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对汉初分封制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大多强调其消极作用。本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承认其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认为它有一些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泰国,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同姓团体的一种类型--宗亲总会持续不断地产生.创立宗亲总会目的在于一是为华人的族群认同提供依据.二是宗亲总会所建的大宗祠是象征华人民族群体的具有纪念碑意义的建筑物.同姓团体其大宗祠的建设标志着泰国华人社会的文化复兴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