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5篇
社会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君云 《当代老年》2007,(1):42-42
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2.
汪凤藻是从同文馆中走出的使日大臣。在汪凤藻身上,中西文化交汇,却不能更好地融合。他受过系统的西学教育,热衷于翻译西学著作,努力让国内了解西方世界;出洋担任公使,试图通过外交使清政府逐步自强。然而,他又受到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的浸染,难以摆脱所处时代的局限。  相似文献   
3.
略论京师同文馆的英语教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自行创办的第一所外语学校,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正规学校英语教学的开端.京师同文馆设馆的目的是培养能从事翻译实务的对外交涉人才,其英语教学具有课程设计循序渐进、翻译实践扎实、考试制度严格有序等特色.  相似文献   
4.
在晚清政府思变求新的趋势下,徐继畬由于对涉外事务的得当处理及对西方政治地理的通达了解而得以入职总理衙门.然囿于总理衙门的行政管理方式,徐继畬起初作为总理衙门大臣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显著,但其早期系统地介绍国外史地知识的权威著作<瀛寰志略>却因其地位的改善而价值突显.徐继畬在同文馆进行的系列改革,虽因顽固势力的阻挠而遭受失败,但这些努力却奠基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雏形.因此,徐继畬作为晚清士人思变求新努力的一个缩影,在近世中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同治五、六年间,朝廷同意总理衙门的奏议,在同文馆设立天文算学馆,令科甲正途学习西方天文算学。此议受到许多士人反对,但这不仅是士大夫中“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派”别之争,更是朝廷凭借自身权力改革登进之途、以求使士人接受“西器”而引起的冲突。士人抵制朝廷旨意的现象,反映的不仅是近代“西”对“中”的冲击,也是“器”对“道”的挑战。所谓西潮的冲击,除了需要从中西的维度进行理解外,道器的维度同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教育起步较晚。京师同文馆在当时尽管是被动开放,但它率先将近代科技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开创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的先河,对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教育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历史启蒙意义不容否定。  相似文献   
7.
康小莉  苏肖 《理论界》2006,(1):203-204
当前,我国英语教育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有必要以史为鉴,对清末同文馆的英语教育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京师同文馆既是晚清外交走向近代化的产儿,也是晚清外交近代化的推动者.同文馆在对近代西方外交观念的传播,参与对西方的外交考察、驻外使领馆制度的完善以及对外交人员的培养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同洋务运动的其他事业的命运一样,同文馆并没有改变晚清外交被宰割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中国官方的翻译培训机构开始于明朝的四夷馆。本为东夷的满族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之后,四夷馆被清朝接收,但是,“夷”字被拿掉,又以鸦片战争为分野,先后改名为四译馆和同文馆。改名的背后或者有来自外族的推力,或者有来自外国的推力。然而,持久的推力是国内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运动。因为人民利益才是变革的永恒动力,才是制度文明的落点。  相似文献   
10.
晚清外语教师作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场域中的重要群体,承载着引进西学与培养新式人才的历史使命,然而此类人才的严重匮乏迫使清政府一方面大力引进外籍教习,培养急需的新式人才;另一方面也积极探索中国本土外语教师队伍建设之路。京师同文馆作为近代中国办学最早、历史最悠久、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所新式外语学堂,其艰难发展历程折射了晚清中国本土外语教师培养从蹒跚起步到制度化、专业化的演进历程,其成败得失最终使得清政府认识到"借材外域"的洋教习只能作为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辅助力量、"权宜之计","取材本土"才是中国新式教育发展的基石及"经久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