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芈是秦昭襄王母亲的姓, 号芈八子,称宣太后.她是我国正史上第一个临朝听政的女主,"太后" 这个称谓,据说就是从她开始的. 后宫临朝称制, 普遍被称为垂帘听政.一说到垂帘听政,慈禧太后总是最常被人提及, 李翰祥导演的《垂帘听政》(1983年) 更是让饰演慈禧太后的刘晓庆令人印象深刻.其实, 往前追溯, 在漫长的帝制时代,正如朱子彦在《垂帘听政制度述论》中指出的,据不完全统计,临朝称制的女主有40人: 秦国1人,西汉4人,东汉6人,北魏2 人,唐代2人,宋代9人,辽代3人,元代11人,清代2人.  相似文献   
2.
宋代有 9位皇后 ,10次临朝听政。这在我国政治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人们历来一般认为 ,宋代无“唐朝武、韦之祸” ,主要原因是宋代后妃的德贤和待外戚之法的严明 ,但是 ,若作进一步的分析 ,则会发现 :宋代皇后临朝的“合法”使皇权交替平静 ,社会和政治秩序稳定 ;她们在听政时基本上是绍述先王 ,遵守成法 ,没有强制皇权 ,专横跋扈 ;她们依靠的最基本统治力量 ,既非皇族也非外戚 ,而是文武朝臣 ,主要是文臣 ,这也是前述宋代皇后合法听政、守成而治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宁登国 《学术论坛》2012,35(1):158-162
君王听政的传统,大概承自酋邦时代氏族部落长老议事的习惯。周代"尽人事而知天命"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便是天子听政制度的确立,这既有法定层面的政策保障,也有现实操作层面的听政实践。这一制度的实施,直接激发了臣民参政议政、献言献策、匡救时弊的政治热情,从而带来先秦谏体文学的兴盛。这些谏辞大都情辞激切,理据充分,逻辑性强,字里行间充溢着强烈深切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映现了一个个以"道"自任、以社会良知自负的浩然谏臣形象,呈现出独特而鲜明的谏体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实施以来,价格听证制度成为实施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程序规则。但目前中国价格听证会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因此,进一步完善价格听证制度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5.
次对作为中唐以来新兴的奏对形式,是关乎君臣沟通的重要制度.它的产生与当时朝会听政制的转型、唐德宗猜忮刚愎的具体政情密切相关,此后历经诸帝损益,终唐一代,为皇帝延英、入閤听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行政中发挥着相当作用.由是之故,唐王朝中央的政治权力分配、皇帝的统治实现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且影响着此后的政治体制变迁.  相似文献   
6.
听证参加人作为听证主体之一,是举行一场成功有效的听证会的核心要素.因此,选择合适的听证参加人是行政听证制度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本文从行政参加人概念与法律地位入手.通过将行政听证分为不同类型来探讨行政听证参加人的选择方法,旨在为今后有关听证参加人的立法和法律实践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进展,教育听政制度逐渐受到关注。目前,教育听证制度在我国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存在听证适用的范围狭窄、程序规则不完善、实效性欠缺等问题,但其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却从价值选择、可行性、有效性三个不同维度,体现着这种制度自身追求公平和民主、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价值特征。因此,应加快教育听证制度建设,制定规范的教育听证法,增加教育听证的透明度,完善教育听证的程序,建立完善的教育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8.
清朝御门听政早在顺治朝即已有之 ,及康熙朝形成定制。康熙帝每日清晨御乾清门听政 ;皇帝出巡则在行宫听政。皇帝听政时辰主要经历了“黎明进奏”与“定时视朝”两个阶段。御门听政是清朝治国最重要的措施 ,它不仅是康熙帝勤政的标志 ,更是清朝前期推行皇权统治 ,迅速走向强大统一的基本保证。御门听政是抗灾减灾 ,恢复农业经济的中枢。康熙帝建立并施行御门听政制度 ,表明他的勤政思想和坚定划一的统治风格以及修明政治 ,强化皇权 ,建立强大清帝国的决心 ,乃得“守成而兼创业”的一代明君之称号  相似文献   
9.
行政听证是民众权利的程序性保障。文章以重庆市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网上听证会为例,就行政听政的渊源、我国行政听政的现状及这一制度的伦理意义与现实意义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孟子·离娄下》:“子产听郑国之政 ,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 :‘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 ,十二月舆梁成 ,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 ,行辟人可也 ,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 ,每人而悦之 ,日亦不足矣。’”在这一段话中出现了“听政”、“为政”、“平其政”等词语 ,赵岐认为这三个词词义相近 ,都与审理诉讼案件有关。他在注释“子产听郑国之政”时说 :“为政 ,听讼也。”在注释“为政者”时又说“君子为国家平治政事刑法 ,使无违失。”可见他认为“听政”与“为政”同义。同样一个“为政”在同一段话里居然有着不同的含义 ,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