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42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05篇
理论方法论   71篇
综合类   1546篇
社会学   105篇
统计学   5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具身认知本质上是大脑对多模态信息的加工过程,因而图像等异质模态与语言一样,可直接参与隐喻的认知表征。重新检视隐喻的表征过程,发现多模态隐喻的具身表征涉及形式表达、概念及认知情境三个不同的维度,因此"身体"在认知中的作用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感官"体验可在形式表达层产生知觉仿拟效果,影响多模态隐喻的识解方向;依托多样化的形式表达,"身体结构"通过"取象赋形"的认知操作偏离其原有意义而成为另有所指的表征符号;"场景"则在与身体的互动中形成认知语境,进而赋予符号新的所指内涵。  相似文献   
5.
李觏所著《易论》十二篇,不仅标示出宋代易学义理之端绪,且反映出其坚持自身的学术个性及提倡以《周易》阐扬儒家学理的用心所在。李觏之易学重经世、重人事。他治《易》不徒托空言,将学《易》、解《易》及用《易》看成是一门观察人事兴衰,社会治乱的大学问,突出了《周易》作为经世之书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诗经》和《周易》是他教授弟子们的重要内容,但他并不是仅仅要求弟子们记住《诗》《易》的辞句,而是要他们从中体会出“忠恕”之道来。孔子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当时十分盛行的“兴”式方法,即仅据《诗》《易》中的某一辞句断章取义地引申发挥。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要求弟子们要紧紧围绕着“忠恕”之道去“兴”。孔子就是用这种方法把《诗》《易》改造成儒家经典的。孟子、荀子以及西汉中期以前的儒生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思想史上 ,《周易》思维独具特色。这种特色在形式上表现为思维的意象性、数术性、逻辑性、直观性。《周易》因其显著特色产生独特而巨大的魅力 ,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污染引入到Uzawa-Lucas模型中,并对人力资本投资配置问题进行了讨论;在配置外生的情形下,通过动态优化方法,求出了模型的平衡增长解,得到了污染物产生的负效用对消费和物质资本增长率产生负影响,而对人力资本增长率不产生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从一组互不相关的函数中推导数值法中单元形状函数的简便而有效的算法,以特定的一维内插方法导出各种二维、三维的内插方法,它们对奇异性的模拟是有益的;为了适用于延伸到无限远的单元,假设形状函数类似于Lagrange多项式,但包含了一个按指数衰减的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求解双目标线性规划(SBLP)的方法.根据上海市土地使用与交通的现状建立了一个拟动态的模型(BOLT),并用该方法加以求解。根据得到的解对上海市土地使用与交通相互作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