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长之的《鲁迅批判》是竹内好写作《鲁迅》时的重要参考文献。“竹内鲁迅”的一些批评意见虽然受到李长之的影响,却又有别于中国鲁迅研究的正统观念,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回心”、“挣扎”、“抵抗”的鲁迅形象。它们影响了20世纪日本的鲁迅研究,也为中国的鲁迅研究提供了来自异域的文化批评借鉴。  相似文献   
2.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14,(10):57-57
正憋气运动不利健康老年人健身应尽量做一些能让人进行深呼吸的运动,如太极拳等,少做一些需憋气的运动,如引体向上、硬气功等。年龄大了,血液循环本就不通畅,若氧气供应不足,憋气后易造成大脑缺氧,出现头晕甚至跌倒的情况。憋完气后,回心血量骤然增加,带动血压升高,对身体不利。(摘自《大河健康报》)手脚发麻,吃木耳蜂蜜可缓解黑木耳、蜂蜜各50克,红糖25克。将木耳洗净放碗内,蜂蜜、红糖拌于其中,放锅内蒸熟食用,分3天服完。可补气补血、活血化瘀,有助于缓解手脚发麻症状。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3.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追忆自己写作《狂人日记》等小说的心态时有"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一语,竹内好认为这里的"确信"关系到鲁迅的"回心之轴"。从鲁迅的传记与作品文本中考察"确信"透露的心灵世界图景,并以此作为阐释竹内好"回心之轴"概念的一个突破口,可以确证"回心之轴"描述的实为鲁迅与世界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4.
日本学者竹内好在研究鲁迅的小说时,阐明了"抵抗"或"回心"对于非西方文学的意义,尽管非洲作家所经历的回心的心灵运动与竹内好、鲁迅并不尽相同,但非洲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却属于这种回心的文学。在黑非洲作家中,强烈意识到"回心与抵抗"式命题的是尼日利亚小说家钦努阿·阿契贝。我们可以借助"回心与抵抗"的概念来研究阿契贝的《神箭》,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代表性人物伊祖鲁面对土地、宗法和父法由于白人的到来而引发的危机时的选择,探讨非洲现代知识分子"回心与抵抗"的心灵史。"回心和抵抗"在非洲历史中有着独特的内涵,鲁迅只是展示了文化和社会的败象,而阿契贝可以非常详尽而准确地描述出民族经历毁灭的过程,因为这就是非洲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
鲁迅精神已经是中华民族精神“回心轴”上的一个关键性定点。鲁迅生命的“回心轴”是生成于鲁迅在人生绝望之海的洗礼碰撞中,本真意义上一次探底式的生死抗争;是生成于近代以来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的瞬间裂缝中,各种新旧力量为争夺“权威”的中心舞台而展开殊死搏斗的混乱中的一个奇迹。鲁迅精神之所以成为民族的“回心轴”,是因为他不仅在历史的高速旋转的漩涡中准确的介入了“那个不动的轴心”,参与并融进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区,并且开拓性的扩展延伸了民族精神新的生命生长点。鲁迅精神的“回心轴”指向既是历史的又是时代的,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今天在民族复兴的当口,我们只有整体上及时而精准的承接好鲁迅生命“定点”的把手,重新唤起民族精神生命“回心轴”的新一轮探寻与澄明,以及由此展开“定点”式的决断行动,才能够躲过卷入历史虚无“黑洞”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通过先行否定《呐喊》、《彷徨》、仙台经验、启蒙者、先觉者等现实鲁迅像,竹内好以《野草》、S会馆时期、文学者、非先觉者等为回心之轴,塑造了一个本质为"无"的绝对"文学者鲁迅"。但是,试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的终极目的论,使"竹内鲁迅"陷入了一种玄学式的同义反复逻辑,以至于以否定鲁迅来成就"竹内鲁迅",以无限否定至无来证明"无"。"竹内鲁迅"的形式先于内容、语言先于事实、目的先于历史,不过是以竹内好为代表的"二战"期间的日本知识人,表达其无法克服的历史困境和思想危机的媒介。"竹内鲁迅"其实"无"鲁迅。  相似文献   
7.
王建刚 《浙江社会科学》2023,(6):141-148+161
鲁迅终生奉行“拿来主义”。他很早就着手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及文艺理论。随着文学革命运动向革命文学运动转变,他的翻译重心逐渐转向苏俄文论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并对苏俄文艺政策与无产阶级文学、“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等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除了“硬译”相关著作之外,鲁迅还撰写了大量的“译序”或“译后记”。这些文字及其对译著的“挑选”展现了鲁迅逐步走向马克思主义并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