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01篇
理论方法论   65篇
综合类   1345篇
社会学   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路易丝·文奇的著作全面地阐述了从奥维德时代到19世纪初那耳客索斯形象的多重意义,重点分析了神话故事的原型意义及相关联的三个母题:影像母题、错觉(或幻觉)母题和认知母题。认为自12世纪该主题即被确立,此后几个世纪里影像和错觉(或幻觉)母题得到强化。那耳客索斯形象是骄傲的傻瓜,他被虚假的快乐和表象所欺骗,而认知母题几乎被忽略。14世纪的新阐释,那耳客索斯则成为善于遗忘的男人; 15世纪则成为关注美的物质形态的男人; 17世纪强调这一形象的情色和感性元素; 18世纪讨论了两种自恋的区别,一种指向自我认知和对人性的认识,另一种是导致贫乏无知。该著还提出了关于"历史"主题的概念,以及关于题材史作为文学研究方法价值的问题。但该著并未揭示"那耳客索斯"母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英国作家哈代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是明显的,对其小说《卡斯特桥市长》的分析可为此提供个案视角。从小说主人公亨察尔与古希腊神话人物俄狄浦斯的故事模式的比对,可以看出哈代对古希腊命运悲剧遗绪的继承,可以看出主人公亨察尔的悲剧既是性格悲剧,也是命运悲剧;通过对亨察尔这一形象的重新解读,可以从四种原型模式来观照《卡斯特桥市长》。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虔诚的信教者”。他们都相信这些圣书所记载的东西都曾经真实地发生过,因此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广布教义,让全世界的善男信女都信奉主的教诲。(犹太人是第三类人,他们不信神不信教,不觉得他们有同样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4.
《圣经》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文集之一,在历史上曾产生过多种有影响的译本。圣经的英译及汉译对各自的文化影响深远。钦定本英语圣经与官话和合译本中文圣经的流行,对英、汉文化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布兹使马克思所描绘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变成现实。这一西方制度下的特殊现象不仅受客观环境、《圣经》同一体思想及时代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更严重的是它面临着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亨利五世是莎士比亚塑造的理想君主形象,也是一个多种品格的综合体,其中渗入了自身的宗教和生活体验。结合圣经背景从民族英雄、上帝选民、世俗之人三个方面对亨利五世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为理论依据,对《格萨尔》史诗典型性文本中所沉潜的文学原型进行较为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其原型具有原始性、英雄崇拜、部族意识等独特内涵。这一独特内涵的深刻开掘凸显了史诗的本真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语言,诚如英汉语中"乞丐""医生"等职业术语和"chairman""hero"等官衔荣誉称呼之类的名词,一般性的人类泛指"a man","mankind"以及代词的非指示用法中,女性往往被置于"隐形"的地位。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的现象已引起社会上各学科的普遍关注,然而,从认知角度对这一现象作出注解的文章寥寥。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和范畴理论、框架理论、心理空间和概念合成理论对此予以阐释,可为英汉语中这一现象的理论阐释提供全新的多元认知视角。  相似文献   
9.
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不少中国现代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受到《圣经》文本的濡染,构成了小说创作的罪孽与忏悔、堕落与拯救、受难与皈依等叙事模式。他们在创作中,努力摆脱中国古典小说的伦理教诲传统模式,注重人的外部世界的观照与英雄叙事的传统模式;将对人的处境与出路的思考置予重要的位置,注重于人的内在心灵的袒露与展示、平民百姓人生的关注与描写,使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0.
当代爱尔兰女诗人努拉.尼.古诺尔的诗作《达芙妮与阿波罗》取材于希腊神话。作者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对达芙妮与阿波罗这对神话原形进行了剖析,解读了其中的男性至上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