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是新闻学上的杰出著作,但对中国现代历史研究的贡献一直也是人们所关注的.本文从史学研究的视角出发,试图通过对<西行漫记>史学内容的分析和探讨,来发掘其史学思想,探讨其史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以及它对中国现代革命历史和中美关系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世界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时,斯诺就担任了《堪萨斯城明星报》的驻校通讯员。因爱好旅行,他于1928年7月来到中国,共居住了13年。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逝世后,围绕如何操办葬礼及分享孙中山这一政治资源,国民党内外各派政治力量斗争激烈。葬礼方面,除"国葬"、"党葬"或"国民葬"的分歧外,由于孙中山生前信奉基督教,故在基督教礼仪方面也有过激烈的争论。围绕孙中山身后是否举办过基督教葬礼问题,宋庆龄与埃德加·斯诺之间曾发生过一段纠葛。目前对此也仍有不同意见。从当时留下的各类记载看,孙中山逝世后确实曾经举办过基督教葬礼。举办这一仪式是整个孙氏家属的意愿,而不仅是孙科、孔祥熙等个别人坚持的结果。围绕这一事件产生的种种争论与纠葛,反映了趋向革命的基督徒在特定历史环境中所面临的某种紧张。  相似文献   
4.
从1936年到1946年,欧美国家记者掀起两次访问"红色中国"的高潮。国民党统治者对"红色中国"的封锁,激发了西方记者探访"红色中国"的热情。共产党展示给来访者开放宽容的形象,向西方人士宣扬推崇民主自由的理念,以及对西方国家友好、开放的姿态,让西方来访者产生好感,西方人士因此大力宣传"红色中国"。  相似文献   
5.
张威 《领导文萃》2013,(20):79-82
传统说法倾向于斯诺主动要求采访红军,但伦敦大学的研究披露,斯诺赴红区采访是红军高层领导的要求和安排,是策划的结果。毛泽东是决定斯诺进入红区的始作俑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是近代报道中国最著名的西方记者。他的代表作《红星照耀中国》出版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巨大、长盛不衰,被认为是西方认识中国的基本读物。红军由此书为世界所知,斯诺由此书而成就功名。斯诺1936年7月的延安之行是此书的基石。当时,在中国  相似文献   
6.
埃德加·斯诺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和文史学家,中美人民的友好使者。他所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即中译本《西行漫记》于20世纪30年代出版后,在国内外获得了极大的轰动,在国际社会上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报道和洞悉中国事态的外国记者还有很多,为什么斯诺敢于突破重重危险,深入红区,将其真实的历史和发展情况公诸于世?为什么他敢于在客观事实面前坚持己见,在中国研究方面开辟出一条不同于前人的思想和道路,从而致力于向美国及世界公众介绍和解释红区中国?本文通过对斯诺的代表性专著《西行漫记》内容的解读,从内外因素两方面相结合的辩证关系中,重点剖析人们一直所关注的埃德加·斯诺获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突破国民党重重阻挠,深入中国革命根据地,通过“他者”视角,以旁观者的身份和客观中立的立场,向世界成功塑造了艰苦奋斗、爱国抗战、军民和谐、民主平等的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究其原因,既有外界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矛盾评价刺激了斯诺的好奇之心,又有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积极宣传为斯诺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提供便利条件,还有斯诺受新闻职业精神的驱使,希望能够探索并报道中国共产党的真实状况。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他塑”,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关注度,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士气,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扩大对外交往,并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8.
丁余 《决策探索》2021,(1):56-58
前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六次会员大会召开,指出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政治觉悟、意志品质、道德风范和作风形象,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海伦继其丈夫埃德加·斯诺后独自访问延安,多方面深入观察,成就了笔下红军诸将领真实的生活写照。海伦·斯诺1931年8月来到中国,翌年冬天与埃德加·斯诺结婚。1937年,海伦继丈夫埃德加·斯诺之后,独自访问延安。在延安近5个月的时间里,她收集了丈夫之前未及采访到的红军领导人的情况,其中包括朱德本人以及埃德加·斯诺离开苏区后与中共红军胜利会师的红二、四方面军的指挥员。  相似文献   
10.
埃德加·斯诺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和文史学家,中美人民的友好使者。他所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即中译本《西行漫记》于20世纪30年代出版后,在国内外获得了极大的轰动,在国际社会上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报道和洞悉中国事态的外国记者还有很多,为什么斯诺敢于突破重重危险,深入红区,将其真实的历史和发展情况公诸于世?为什么他敢于在客观事实面前坚持己见,在中国研究方面开辟出一条不同于前人的思想和道路,从而致力于向美国及世界公众介绍和解释红区中国?本文通过对斯诺的代表性专著《西行漫记》内容的解读,从内外因素两方面相结合的辩证关系中,重点剖析人们一直所关注的埃德加.斯诺获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