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金秋坝上行     
汪皓 《中文信息》2005,(10):23-26
驴友们所说的坝上,通常是指河北的塞罕坝和内蒙古的乌兰布统。塞罕坝蒙古意为“美丽的高岭”,它横亘于河北省围场县的北部,也被称为木兰围场。  相似文献   
2.
感恩之旅     
舒志钢 《北京纪事》2014,(12):32-36
塞罕坝林场位于北面浑善达克沙地和南边京城之间的U形大风口上。塞罕坝人在此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以120万亩落叶松林海阻挡着袭扰京城的沙尘。这是一群让我肃然起敬的人。不久前,我在一个金秋之日再上塞罕坝,踏上了这次感恩之旅。  相似文献   
3.
坝上风光     
王敬亭 《中华魂》2008,(11):65-65
走木兰围场,过塞罕坝林场,映入眼帘的便是坝上红山军马场。山不高,个个浑圆,条条平缓。漫山遍野长满了厚厚的、柔柔的被阳光涂成金黄色的牧草。这里的白桦摩肩接踵地列成一排排长队,礼花弹似地绽开在山的腹地。棕色的马、黑白相间的牛、白云般的羊群在蓝天下缓缓地流淌着。雨裂沟里的馒头柳和不知名的灌木,一丛丛、一簇簇,或金黄、或碧绿、或火红、或青紫、或淡蓝,五色相间。近近地,能听到树丛里溪水弹起的琴声。漂泊在各个山头的独立树,或蹲,或立,或卧,展示着各自的丰姿。正是这些大自然孕育出来的山、树、水成就了蛤蟆坝、五彩山、大峡谷、桦木沟、东沟、将军泡子、公主湖……  相似文献   
4.
李昌森 《中华魂》2017,(12):29-30
半个多世纪,三代人耕耘,沙地变林海,荒原成绿洲。寒来暑往,塞罕坝森林复盖率已达80%,栽种树木按一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12圈。(9月9日新华网) 一个绿色发展的样本,一个令人振奋的样本,一个坚持了55年的样本,一个令全中国人倾慕的样本。三代人奋斗不息,从“一棵松”到“百万亩”,  相似文献   
5.
劳骥 《中华魂》2017,(11):34-35
塞罕坝人历经三代、55年,以坚强信念与超常意志,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坝上荒原,建成百万亩人工林海。由此我们记住了奋斗拼搏的塞罕坝,更记住了塞罕坝人谦诚而博大的一句话:"我是一棵树!""我是一颗树"寄托了塞罕坝人的坚强信念。  相似文献   
6.
罗靖  黄勇 《国际公关》2023,(23):194-196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的内在要求。“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新时代林业大学生主动担当民族复兴历史重任、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塞罕坝精神是培养新时代林业大学生的精神动力,新时代林业大学生是传承塞罕坝精神的重要主体,传承塞罕坝精神与培养新时代林业大学生是辩证统一的,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中,统一于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统一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要发挥林业高校在林业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致力生态文明建设、传承红色基因的新时代林业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中文信息》2008,(4):112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称塞罕坝湿地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场镇)境内,距北京市市区450公里,在蒙语里的意思为“美丽的高岭”,地处当年的木兰围场北部。(木兰围场曾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猎的地方。)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20029.8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草原交错带生态系统、滦河与辽河水源地、天然植被群落、  相似文献   
8.
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塞罕坝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是广泛传承和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的时代要求,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元素、新思想和新内容。将塞罕坝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高校健全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主渠道的理论教育平台体系,打造以党的建设为核心和班团学管理为抓手的实践教育平台体系,构建以“三全育人”为依托的大思政格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时代新人的张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