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364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55篇
人才学   62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504篇
理论方法论   171篇
综合类   1026篇
社会学   320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在一个民主法治社会里,法律是以民众为本的,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是民意的集中体现;政府是以法律为本的,因为宪法法律是政府组成的根本依据,政府的基本职责就是要恪守法律并维护法律尊严;民众是以政府为本的,因为法治政府是民众行为的标杆,民众依法享受政府的权利保障也要履行政府确定的合法义务.  相似文献   
3.
危机管理的民众技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控制危机带来的破坏,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危机管理的民众技能刻不容缓。现在看来,我国危机管理民众技能的现状不容乐观,为了鼓励社会民众积极参与危机管理,形成社会责任。必须建立公民危机处理机制;民众危机管理技能应形成常态;必须建立政府和公民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彭法 《兰州学刊》2007,23(1):187-189
日俄战争是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而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这场战争造成了中国社会各阶层、阶级心态的深刻变化.作为中国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面对外敌的入侵,大多数人迸发了强烈的爱国精神,产生了保家卫国的心态.少部分人则麻木不仁,产生了事不关己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深刻宗教情结的民族.东正教作为文化现象和意识形态,深深根植于俄罗斯民众的意识里,浓浓地融入俄罗斯民族的精神中,深刻地影响着俄国的历史与现实.为实现国家统一并加强皇权,以君权神授为宗旨的基督教作为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被罗斯统治者"请入"罗斯.至此,无论是在鞑靼蒙古人入侵时期,还是在第一、二次卫国战争等俄苏历史的紧要关头,俄罗斯东正教均发挥了其社会整合与道德教化作用,并在促进国家统一、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凝聚民族精神、规范民众道德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记者近日从第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组委会获悉,本次海交会的最大亮点是,经国务院批准,台湾农产品实现免税直航进入大陆参加展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充分展现了大陆照顾台湾农户、商界利益和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合作的城意和善意。  相似文献   
7.
15纪世末,哥伦布在寻找通往印度的新航线时,率领船队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陆的沿岸地带。当时使哥伦布惊骇和激动的还有一个新发现,那便是当地土著人有吞云吐雾的本领。据说,直到1506年,哥伦布贫病交加、抑郁而死之时,还对印第安人能从鼻孔、嘴巴里喷出浓浓的烟雾感到迷惑不解。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电子商务的兴起、加入世贸组织等等,为中国物流业推起了一浪又一浪的高潮,物流行业人员的管理意识也进一步增强。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和“物流成本冰山说”等观点为越来越多的物流行业人员所关注,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关心也日渐浓厚,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但是,如果深入观察便会发现,目前由于用以指导物流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比较缺乏,因此对于物流成本的核算仍比较粗浅或存在着一些偏差。鉴于此,本文对目前较为流行的物流成本问题作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毛泽东坚持将国际主义与民族利益有机结合,坚持将民族主义与民主政治相结合。而蒋介石则推行集法西斯主义的专制性、保守主义的守旧性和爱国主义的进步性于一身的民族主义。民族独立是两种民族主义的共性,也是两党合作的基础。毛泽东、蒋介石民族主义的不同特点却分别对战后中国政局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蒋介石虽然利用了民族主义为政府提供合法性基础的作用,却忽略或回避了对民众利益的关注。在民族敌人消退后,蒋介石民族主义剥夺民众自由、权利的一面与已经启动的民族独立、民主的历史进程背道而驰,从而遭到大众背弃。而中国共产党则充分发挥了民族主义对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促进功能,成功地将众阶层纳入了统一的抗日救亡运动,并为日后政权的确立准备了深厚的民众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摘 《今日南国》2006,(11):62-62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同祖国宝岛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四次访问或过境日本霸占下的台湾岛,在台胞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胜利,曾激发起台湾民众一系列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直隶(今河北)两省兴起,孙中山乘机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