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决策探索》2013,(9):2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始建于1958年的漯河五中迎来了55周年庆典,也将迎来创新发展、高歌前行的新起点。55年弹指一挥间。五中人始终以夸父逐日的气魄,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扎根于广袤的中原大地上,汲取着许慎故里的灵秀之气,在漯河教育的史册里,激流勇进,风正帆扬,不断谱写着优美动人的篇章!"首批示范性中学""学生家长满意学校""特色名牌学  相似文献   
2.
3.
夸父神话和逐日巫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海经》夸父逐日中的“入日”之“入”,乃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太阳下去”.夸父手执桃木杖能够将太阳赶下去,是远古先民出于消除旱灾而进行的一种巫术活动.因此,夸父逐日神话是巫术的,而不是宗教性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象征型艺术的一个典型形象,夸父身上蕴涵着一种源自洪荒时代的宗教旨趣和生存理念,一种"处在人世现实中的神性因素",表达着人类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夸父是中华文化史上第一个仰望太空思考神恩的人,是中国先民中的第一个理想主义者.就其悲剧意味来讲,夸父身上兼具黑格尔所说能引起"真正的同情与哀怜"的美好品质和尼采所称赏的体现生命意志的狄奥尼索斯精神.  相似文献   
5.
从西方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角度看,中国文学艺术中存在一种"猿猴原型"。从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夸父到晚近文学创作中的孙悟空,体现了中国文学艺术中"猿猴原型"的线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夸父神话始见并屡见于《山海经》,《山海经》当为研究夸父神话的基本依据。本文在披览诸家之说的基础上,根据神话学的有关理论,对夸父神话重新加以审视、清理,特别认为夸父神话的核心情节并不是“与日逐走”,而是渴饮河渭之水,从而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夸父是导致河渭之水干涸的旱神,是自然神。并据此把夸父神话的零散记载凝为一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7.
夸父追日     
远古时代,有个巨人叫夸父,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呢?他突发奇想,打算去追赶太阳,以便捉住它,要让它永远不落,这样,人们就可以做更多的事了。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2014,(7)
正第一次见到龙彼德先生,是在1988年的5月。那次他到我的老家江山市举办文学讲座,畅谈他的文学创作经验和在黑龙江插队的经历。我记得他在讲座现场放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雷击木》。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诗人激情澎湃,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9.
楚人 《老友》2014,(10):1-1
正五千年的文明,从黄土高坡走来,怀着精卫填海的自信,怀着夸父逐日的坚忍,淌过黄河长江,跨越泰岳黄山。经历过冰霜似剑,经历过风雨如磐,向心的力量凝聚着我们,破万阻,排千难。筚路蓝缕的艰辛,我们尝过,河清海晏的欢欣我们醉过,梦的种子一路撒播,摇曳的风景,如霞光在前。  相似文献   
10.
夸父拥有地母神的特征,"夸父逐日"乃"控日巫术"仪式的言说。地母神运用自己的神力通过掌控、模拟太阳的运行轨迹,以自身的死而复生促使太阳再生,使其循环往复,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