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313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463篇
社会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2.
李彬 《南都学坛》2002,22(5):14-18
1921年白俄恩琴率军侵入外蒙古,从而引发国内直奉两系军阀一系列的矛盾斗争,使得当时的北洋政府坐失收复外蒙良机,最终导致外蒙从中国分裂出去,进而揭示出北洋军阀置国家疆土于不顾而忙于内争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道家 (教 )一直都很注重对心性问题的研究。隋唐以降 ,道门中人对心性问题的阐述无不带有儒释之痕迹。宋明时期 ,心性问题的系统阐释是天师道徒发展天师道哲学的重中之重。作者分析了此时期天师道领袖人物的心性思想 ,并指出它们的儒释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着重探讨了留学生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认为 ,中国现代化因列强的介入而启发 ,但也因此而陷入模仿的怪圈 ;留学生重新考量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确立了“立国”须先“立人”的主张 ,以思想文化尤其是文学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突破口 ,从而为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蒲松龄在《聊斋》中积极鼓励士人“弃儒从商” ,但他仍持“右儒左商”的态度 ,“从商”的目的仅仅是士人为了摆脱自身的穷困 ,尔后重新实现“儒业”的理想。蒲松龄主张儒商在经商活动中不失“儒家品德” ,这无疑寄托着作者的理想。《聊斋》中对“儒商”的致富过程叙述过于简略 ,看不到“儒家品德”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这是作者毕生投身举业而缺乏商业活动经历的缘故  相似文献   
7.
战国秦汉之际政治格局的变革导致了儒家知识分子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又带来了他们思想学说的嬗变。在这个连锁反应过程中,趋向功利、皇权、等级、秩序则是基本方向。经汉儒改造后的新儒学,大大迎合了统治者的口味,选择与统治者合作的儒家学派最终为统治者所选择。  相似文献   
8.
"儒法合流"是贯穿自汉代以来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政治文化模式,其理论先驱虽然可以追溯到先秦,但进行系统阐发并对现实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董仲舒.董仲舒以儒生的身份出现,但他的儒学却包襄着阴阳五行的外衣,渗透着法家精神,所以就实质而言,董仲舒对儒学作了法家化改造,完成了学术对政治权力的依附.这一改造,主要包括对大一统条件下中央集权体制的推崇和对士的体制化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9.
史华慈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以为严复作<天演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反驳赫胥黎,替斯宾塞辩护,是不能成立的.这涉及到严复令史华慈大感困惑的一点:在决定论和唯意志论之间游移.这多少是因为史华慈深谙西方哲学中决定论和唯意志论的对立,而对中国哲学中从荀子到刘禹锡、柳宗元等,在传统的"天人之辩"上,主张"天人相分"的传统缺乏深入的了解,而严复恰恰是继承了这一传统.严复的理路,还可以在儒佛乃至民间心理中寻找到更多的依据,而史华慈所说的"力本论"其实是其一贯之道.  相似文献   
10.
试析日本的FTA战略:现状、问题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日本政府不再固守"向 WIO 一边倒"的对外贸易战略,转而日益重视同他国的 FTA 谈判.在此过程中,自闭的农业保护主义、多元官僚制的困境和冷战思维的遗存,是三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展望日本 FTA 战略的前景,有三点值得深思:一是此为日本新时代的"贸易立国"战略;二是日本并未真正回归亚洲;三是日本借由FTA推进的"东亚共同体",本质上是一个外向型的、广域的、以日本为核心和领导的"东亚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