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5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82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58篇
人才学   47篇
丛书文集   1079篇
理论方法论   259篇
综合类   2434篇
社会学   202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吕廷君  喻中 《领导科学》2015,(10):20-21
<正>"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模式和架构的顶层设计。有人认为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是一种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关系,这显然是失之于偏颇的,有必要从法理上加以辨析。在法学理论看来,法治社会就是社会组织和公民权利的法治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社会治理的法  相似文献   
2.
微信公众号的广泛使用带动了一批以女性为主要受众的公众号的迅猛发展。这些公众号或以塑造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为标签,或冠以提升女性幸福指数之名义,围绕女性情感、生活、工作等话题,大多用犀利尖酸的文风吸引了大量粉丝。然而,这些女性主义公众号的根本目的是否在于推动两性平等,谋求女性解放?通过分析这一类公众号所推送文本的立场、主题和语言,可发现其看似倡导现代女性反叛传统,实际却是在父权凝视下,矮化女性形象、固化刻板印象,在事实上是对女性行为的规训。这类公众号利用“她经济”消费性别符号,利用“眼球经济”转卖注意力,达到公众号自身增值、获得资本利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3.
解读《围城》中的女性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钟书的<围城>作为一部意蕴丰厚的长篇小说,其所表现的生活内涵,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及其独特构筑的"艺术世界",并不是一种、两种批评方法就能解读清楚的.本文主要从女权主义角度分析文本中几个主要的女性知识分子角色中蕴含的价值,探究作者是如何运用古籍典故和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不露声色地将20世纪20、40年代之女性解放进行批判与消解.  相似文献   
4.
5.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话题,也将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针对民族生态环境保护的田野资料和文献,从深生态学和后现代法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对法学教育产生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司法考试并不应成为法学教育的终极目的。法学教育应既能适应司法考试的要求 ,更能保持自身独有的特性 ,肩负起国家法制进步之根本的特殊使命  相似文献   
7.
比较分析中国、日本、德国、美国、法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审级制度可以看出我国审级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实际上 ,实行有条件的三审终审制更具合理性。为此 ,我国原有的两审终审制必须加以改革 ,那就是实行以两审终审为原则、以三审终审为例外的民事审级制度。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对法学教育的改革,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大学的法学教育不应过于理论化,应与实务相联系。有学者认为,司法考试是提高法律门槛,将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的一个结合点。有学者则认为,大学法学教育应更着重德育教育,因大学法学院同一般的经济管理学院不同,大学法学院不能直接同市场上的法律职业接轨,它不是一般的法律职业培训学校。  相似文献   
9.
女院学人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2):F0003-F0003
林建军教授(1968-),女,内蒙赤峰人,中华女子学院法律系主任,法学硕士,兼任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专家组成员、北京市法学会应用法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律师协会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大禹律师事务所律师等职。主要研究领域:妇女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妇女人权。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我国法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该文从微观的角度对法学教育理念、法学教育内容和法学教育方法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