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55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95篇
管理学   628篇
劳动科学   105篇
民族学   239篇
人才学   181篇
人口学   237篇
丛书文集   2341篇
理论方法论   572篇
综合类   6425篇
社会学   2054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796篇
  2013年   720篇
  2012年   784篇
  2011年   943篇
  2010年   1113篇
  2009年   891篇
  2008年   1104篇
  2007年   837篇
  2006年   837篇
  2005年   715篇
  2004年   643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双边口译员的角色或立场描述已从传统观念认为的"隐身""传送带""管道"等转变成"显身""交际促成人""文化斡旋人"等更为宽泛的解释.究其原因,前人所做的研究大都以译员角色为载体,从目的论、话语分析或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进行分析.文章则试图以翻译行为为载体,结合口译案例,从话语权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阐释,研究结果表明:译员对交际目标的把握是保证话语含意推理正确的关键,其推理结果会产生不同的翻译行为,包括语义行为、语用行为和功能翻译行为.  相似文献   
2.
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强势传播,不断挑战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群众所认知、理解、接受和认同,就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话语表达方式,使之契合大众群体的认知结构与话语特点。对此,可从主体论、客体论、载体论三个维度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3.
4.
我国受到古代男尊女卑封建陈旧思想的影响,导致多年来女性受到歧视和不平等对待。新中国成立以后,出台了很多保护女性的相关法律法规,给女性提供了很多保护和支持。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婚姻法》的修订,虽然较从前很大程度的加强了对女权的维护,但保护力度仍显不足,本文将深入探讨新婚姻法对女性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5.
唐代女诗人不仅在女性很少涉及的战争、政治等重大题材方面大显身手、独领风骚,而且在女性常写的闺怨、爱情及日常生活题材方面也呈现出男性化的倾向.在审美情趣上,唐代女性“不爱红装爱武装”,骑射、胡服、袒胸露背、抛头露面,追求阳刚之气.在诗歌风格上,追求格调高远、意境雄浑的士大夫风范,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和个性意识.这一切,都使得唐代女性书写呈现“拟男化”的特征.呈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时代风气使然,也与诗人拟男化的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理念、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社会的管理理念已不再是纯粹的制度和流程,而逐渐让位于人际关系和沟通艺术,更注重与部属的关系和团队建设。正如亨利·明茨伯格所说:"组织需要培育,需要照顾关爱,需要持续稳定的  相似文献   
7.
8.
<正>意识形态是政党的精神旗帜,是整合力量、凝聚人心的思想武器,也是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但同时也必  相似文献   
9.
10.
丁玲的早期小说一再被划归现实主义。本文从强烈的主情性、塑造苦闷的女性形象和以丰富的想象表现人物的心态方面揭示了丁玲早期小说的浪漫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