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咪蒙 《女性天地》2014,(10):62-63
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 我的亲子书《五岁熊孩子教我的事》终于出版了!  相似文献   
2.
文远 《老年世界》2013,(15):21-21
李老爷子今年七十五,别看已入古稀,却精神倍儿棒吃嘛嘛香。老爷子原来是大学教授,教了一辈子书,可谓桃李满天下。几年前退了休,原以为他会像其他退休的老人那样钓钓鱼,下下棋,养养鸟以度余生。谁知,这老爷子竞是个老顽童,越来越潮,越来越有style。我们这届算是老爷子的关门弟子,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很少联系。  相似文献   
3.
巨野坠子书是河南坠子在巨野的一种流变。巨野坠子书的唱腔有着独具一格的特点,在唱腔方面有很强的灵活性;特定的巨野地方语言字调,形成了独特的唱腔音乐。“口传心授”式的教唱方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相似文献   
4.
两汉之际,序文趋于定型,较之先秦时期呈现出诸多新变,具体表现为:整理《尚书》,使我国第一部散文序文集重现于世;产生了具有全新形态的自序,其中以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为代表;序文的学术功能更加突出,学术价值日益凸显;其题写范围日趋广泛,出现了赋序、史书序、子书序、辞书序、诗序、铭文序、佛典序等,几乎涵盖了当时的所有文体,有力地推动了序文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司马迁写《史记》的动机是多重的,有深层的情绪动机和表层的功名成就动机及职业道德动机。他把《史记》作为史书和子书来写,并将二者完美地融于一体。《史记》的客观社会效果和影响与主观创作目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先秦文化遗产中有着较为强烈的人权意识与精神。《尚书》人权意识的显著特征是“天命神授”到“敬天保民”的演变;《国语》主要体现出儒家的民本和崇德尚礼精神;《战国策》凸现出士人追求言论自由、参与政事等人权精神;《论语》倡导勤政为民、与民休息的人权精神;《墨子》强调互通利益、相爱相利,“和调”、平等的精神;老庄探索“无为无形”的“道”,把关注人生作为自己学说的中心。这些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中平等意识的确立,对后世人权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淮南子》书名演变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淮南子》一书的名称历经千年演变,共出现了十多个不同的称呼。在成书之初,淮南王刘安将其定名为《鸿烈》,意欲向世人昭示他的成就。不久,刘向就代表官方将谋逆的淮南王书改称为《淮南》,并分内、中、外篇。内篇即是指代《鸿烈》,故《汉书》又称其为《内书》、《淮南内》。东汉中后期起,该书被尊称为《淮南子》,列入子书。当时的文人著述有时也以《淮南书》、《淮南记》、《刘安子》来指称。魏晋以来,《鸿烈》、《淮南》二名合成《淮南鸿烈》一名,有人又误把高诱的《鸿烈解》归之刘安名下。宋明学者亦不辨原文和注文,又以《淮南鸿烈解》之名代称《淮南子》。  相似文献   
8.
连珠源于先秦子书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连珠的起源,历来意见不一。事实上,连珠所具有的文体特征在先秦子书中已见端倪。论说推理的理论不但在先秦子书中已经成熟,一些论说片断在形体特征上与连珠也极为相似,这种现象正说明了连珠源于以论说为特征的先秦子书。韩非子的内、外《储说》中,类似连珠的论说相对集中,则直接启发了扬雄有意作连珠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孟子》一书自诞生以来,从周秦两汉到宋元明清,它的文献类型不断地变迁,经历了"诸子书""博士传记""九经""十三经"各种身份的起伏变化.同时,它的历代注疏所关注的重心、特点、数量多寡和质量高低也因此与时化易,其文化意义在于《孟子》对人们心中战斗精神的激扬和对社会疾病的药石治疗.  相似文献   
10.
清代朴学大兴,清人在辑佚方面的成果遍及经史子集。而清代以前学者对子书的关注,多集中于先秦诸子。发展到了清代,学者则大张罗网,对魏晋诸子的著作也加以辑佚,为推进魏晋社会、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重点梳理了周广业、严可均、马国翰、王仁俊、黄奭等人的辑佚成果,五家共辑有魏晋子书98种。在此基础之上,还总结了各家的辑佚体例,分析其辑佚源,并探讨各家之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