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0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60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官本位”意识的产生与封建等级制度密切相关 ,其思想基础就是封建等级观念。“官本位”意识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要刹住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这两股歪风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探索管理理论的道路上 ,人的因素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 ,这与我国传统管理有不谋而合之处。宗法伦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以其重人伦、重道德为特点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的管理理念。实际上 ,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人的管理 ,而人具有一定的民族性、阶级性和地域性 ,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这样 ,中国企业管理所应做的 ,就是立足于中国特有的历史人文环境 ,在西方有用的管理科学体系中注入宗法伦理的有效成分 ,从而整合出一套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行政文化也进入了激变再生的重要时期。考察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其历经原始社会后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传承中,一个非常鲜明的基本特征就是宗法化倾向,这一倾向表现在行政文化功能的实现过程中就是它的浓郁的人情化色彩。因此,要进行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就必须思考对传统的行政文化进行改造并保持行政文化效能健全与连续的问题,这也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5.
带着氏族制的脐带进入文明社会的方式,使中国传统社会体现出以人伦关系把握群体生活的血脉特征,并由此孕育出独特的文化与政治要求。儒家思想牢牢把握住这种血脉特质:它的"伦理—政治"理论模式,它的价值追求和内敛的德性超越以及德政主张深刻地契合了这种血脉特征的客观要求。这种血脉契合是其影响力深远持久的根本因素,在此基础上,被建制化的儒家思想,进而又以学统与政统的结合强化了自身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7.
董雷 《决策探索》2010,(10):58-59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系列职能的总称。企业是实现企业管理者目标的工具,并因此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高层管理人员下达命令,中层管理人员加以综合分析,然后指导基层工作人员及不同职能部门按顺序工作。于是企业就像一部安装了零件的机器,机械地运动着。然而,时代已经发生变化。在这个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时代,企业作为一个有着生命活力的主体,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其中也包括企业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吐谷浑经历着游牧民族一般具有的氏族血缘组织与初期国家行政、军事组织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宗法奴隶制社会 ,并在中原王朝及汉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向封建制社会过渡。  相似文献   
9.
在小说《红楼梦》中,作者给予了贾宝玉大量的笔墨,这是其在小说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但这导致人们往往误认为宝玉及其父贾政是荣国府以及其贾氏家族的核心,往往过高地估计他在其家族中的实际地位,但在小说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不能代表其在贾府实际生活的地位也是如此,而作为长房宁国府爵位的承袭者贾珍在宗族中的地位和作用却往往被人忽视,本文从小说自身出发,并结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等级制度,综合分析贾珍在贾府中的宗法地位。  相似文献   
10.
作为明遗民的王夫之,时文学流派的建立及其恶劣模仿造作习气和明代的前后七子派、竟陵派的领袖人物有着前后贯穿、非常强烈辛辣的批判,其间又对明初闽派、西江派的宗法不高和茶陵派的取法不正有着文学流派观念的不满,表现出其与钱谦益同样溢出正气之外的“戾气”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