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郡陆氏自东汉以后 ,历六朝之世 ,数百年间始终居于江东土著世族社会之显赫地位 ,这与其家族文化有关。陆氏之家风尚忠义、追求事功 ,在文化上以儒学为根本 ,兼容并包 ,尤重文学、才艺 ,从而使其代有才人、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2.
吴兴姚氏起自汉末、孙吴时期 ,此后长期衰微 ,仕途不畅 ,沦为“贱族”。然因其有文化 ,姚氏不仅得以保持“素族”的本色 ,而且在南北朝后期有所振作 ,至唐代宦位荣显。由于儒家文化的熏染 ,姚氏子弟多有忠义与孝义之行。就其家学言 ,姚氏早期以通晓儒家经术知名 ,南北朝后期注重文史 ,至隋、唐终得大成。同时姚氏精于医术 ,在北朝倍受重视 ,这为其家族地位的上升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3.
九品中正制作为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发展的一个阶段 ,是察举制过渡到科举制的一个必经环节。它的发展演变来自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是为纠正察举制主观性太强的弊端而日益客观化的结果 ,另一方面 ,也是与当时各级官学和开馆授徒的私学全面衰落 ,而士族家学却一枝独秀状况相适应的。九品中正制在特定时期是起到了选拔优秀人才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土家学"的学科构建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土家学"这一概念,是1997年在《土家学刊》创刊号中首次正式提出来的;构建"土家学"学科的时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土家学"的学科结构,应该允许不同学科结构的并存和共同发展;从今天"土家学"的研究来看,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良性的发展态势,当然,客观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路学军 《唐都学刊》2011,27(2):53-58
山东士族传人多以学行闻世,并以此形成了以经学家风为核心的文化传统。隋唐之际,山东士族的这一传统发生了某些变化,而唐人崔暟墓志则为此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从中可以看出其在经学传统、家学与家风的关系等方面所出现的明显变化。不过由于山东士族家学传统的底蕴依然深厚,这些变化并没有影响其在唐代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文化群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何新所 《中州学刊》2006,(1):213-217
昭德晁氏家族在宋代众多家族中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文化成就,是与晁氏家族独特的家族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晁氏家族作为宋代文化世家的杰出代表,是宋代文化繁兴的最好见证。晁氏家族的教育模式、对于文化传承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其独具特色的家族佛学修为,对于我们更准确认识宋代家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学锋 《中国学术》2003,4(4):307-313
《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以下简称《家风家学》)是王永平在十五年来研究两汉江东士人群体和六朝侨、土世族的基础上,继近年发表的(两汉时期江南士人行迹考略)、(东汉时期江南士人群体的兴起及其原因)等论文之后推出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8.
北宋时期,以诗赋文章引领风骚者多为名门子弟,"江西初祖"黄庭坚即其一也。黄庭坚之所以能成长为诗坛宗主,并非文星偶降,雅韵天成。一方面,"分宁黄氏"深厚博雅的家学渊源及黄庶耳提面命的亲切教诲,为他创造了不可或缺的初始条件。另一方面,谢师厚、孙莘老与山谷之间以婚姻为纽带的诗法交流,也为"山谷诗法"的丰富和成熟提供了特殊帮助。虽说黄山谷酷学少陵、效法韩愈的诗艺成就,远远超过了黄庶及孙、谢二公,但黄庶效韩,孙、谢学杜的诗学实践,无论对山谷本人,还是对"江西"后人,都有着不可否认的先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家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以明清时期黄河三角洲杜氏家学为例可以发现,家学文化的和谐思想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家庭内部的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如杜氏家学中的综合成长、全面发展思想可以说是个人和谐的立足点,忠厚宽恕、民主协商是家庭和谐的真谛,低调为人、乐于付出是人际和谐的基本法则,爱国主义与社会责任感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清代江苏比较典型的经学世家有18家,主要集中在扬州、常州、苏州三地.它们的内部组成结构除了代代相传的纵向关系外,还有复杂的横向联系.<左传>、<周易>、<尚书>、<春秋>、"礼学"、"小学"等经学内容,在清代江苏均表现出了家学化倾向.经学世家在时间上和地域上的延伸,发展为以研究汉代经学为主体的地域性学派,江苏境内的吴派、扬州学派、常州学派均是以家族为中心逐渐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