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建怀 《社区》2011,(32):41-41
在“朕即天下”的封建时代.宋真宗给宰相“封口费”而未采取极端手段,也算是个“仁慈”之君了。 官员追求政绩,或为摆平“劣政”的负面影响,常常不惜血本.通过掏“封口费”来扫清舆论障碍。其实,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千年以前的宋真宗为了搞所谓“封禅泰山”大典,就给自己的宰相王旦一笔不菲的“封口费”。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07,(6):59-60
宋庆龄女士曾客观地评价道:“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3.
<正>正史.....正史是封建时代官方钦定为正宗的史籍,以各家对正史的注补校订之书为附庸。正史之名始见于南朝梁阮孝绪的《正史削繁》,至《隋书·经籍志》将《史记》、《汉书》  相似文献   
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但如何当好家长、如何教育子女是历朝历代为人父母、为国之君共同关注的大事。封建时代一些帝王的教子之方也值得今人参考。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婚姻、爱情和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旧式婚姻不能归结于鲁迅母亲的“盲目”.是旧时代馈赠给鲁迅的一枚苦果;鲁迅对于婚姻、爱情的思考并非抚摸自己的伤口,而是一个反封建战士的时代思考;鲁迅的新式爱情也不是纯然的个人选择,是反封建的时代斗争绽出的爱情之花。鲁迅的婚姻和爱情都是时代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封建时代的政治模式是君主专制,这是世界历史中的普遍现象。但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由于具体情况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即使同一模式,也会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异。比较中国和西欧的封建专制政治,无论是存在时段、专制程度,还是历史作用,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游宇明 《老年人》2011,(11):38-38
皇权下的官员很容易产生腐败冲动,因为他们的官帽是皇帝赐予的,而非百姓施予,自然不必在乎百姓的感受。但公道地说,封建时代官员的腐败,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个人的贪婪,但更多的是当时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的家长们用于训诫、教育子孙后代的文字。它包括家诫、家规、家范、家箴、庭诰、遗训等形式。家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历代的名人志士、文豪学者、文武大臣,以及书香之家、世仕之族,多以家训的形式训诫子孙、垂饬后代。这些家训有不少一直流传到今天,为人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高原 《人才瞭望》2010,(4):71-71
封建时代官职品级不同,衣服颜色也各异。这种制度就是“品色衣”制度。“品色衣”制度起始于北周,形成于唐朝。唐代时,官分九品,三品以上穿紫衣,四品深红,五品浅红,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那些穿红着紫的达官贵人可以经常出入朝廷。  相似文献   
10.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族志、家乘、家牒、家志、家史等,是家族文化的载体之一,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家谱在不同的时代,显现出不同的形态,曾经在传统社会发挥着各种作用,在那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家谱被认为是“四旧”之一,曾被剔除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