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遗民屈大均在明清之际的动荡社会中,弃儒入佛,后又弃佛归儒,并成为遗民中辟佛的代表人物之一,演绎了一道乱世文人的独特人生轨迹:因父亲生前不仕异族的教导和满族薙发令的逼迫而弃儒出家;后又因事亲和认为儒优佛劣而弃佛归儒,并提出和采取了正本清源、以儒易禅及抨击“忠义佛门”等辟佛主张和措施;有意思的是屈大均生前已弃佛归儒,死后人们却不许其归儒,构成了特定时期一种奇特的遗民命运,从中可以管窥明遗民命运的坎坷与悲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屈大均及其诗的源流风格。他的诗以风骚为宗,以李杜为楷模。屈大均堪称岭南三大家,但因他反清复明,故其著作被清廷列为禁书,长期以来未能出版,读者少,论者亦少  相似文献   
3.
诗僧石濂曾长期是屈大均过从甚密的一位朋友 ,是明末清初岭南诗僧群体中的重要一员 ,他的作品具有摆脱酸笋、气近儒者、性灵主导、摹形独到四个特色 ;其最终被迫害致死 ,既是统治基础已经稳固官方转而采取更严厉的政治文化宗教政策的产物 ,也是潘耒由于视野狭窄无法理解较为进步的观念 ,和故意献媚最高统治集团 ,从而挟私中伤的结果 ;石濂的外交思想和外交作风 ,在极少数强权国家以势凌人的当今世界 ,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屈大均之于石濂 ,本非所交非人 ,他们之间可能有的过节被潘耒别有用心地张大其词了。我们应该还石濂以及他与屈大均关系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屈大均原名邵龙,复屈姓后则叫屈邵龙(或作屈绍隆)。他顺治七年庚寅(1650)弃诸生出家,十二年之后还俗归儒。多种文献资料均说他是还俗归儒后才更名大均的,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其实他还俗前四年已得名大均,此名是他从曹洞宗华首台系转投曹洞宗天界系后所新取的法名。屈氏在为僧期间自称“屈大均”,友人亦有从之者。所以如此,是因为佛门本有以俗姓加法名称呼僧人之先例,而此种称法在清初也很常见;另外屈氏本人亦喜欢屈姓,排斥释姓。屈氏还俗后叫大均,是以僧名为俗名。  相似文献   
5.
屈大均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遗民。他曾在山西大同一带从事抗清活动,并留下了很多佳作。这些作品或奇崛,或深沉,或悲壮,不仅以诗为史,真实地反映了清初清军在山西的暴行,表达了对清统治者的强烈痛恨,以及为恢复故国奋斗终身的决心;而且作品中蕴含的那种永不屈服、永不言弃的爱国热情,也感动激励着无数后人。  相似文献   
6.
屈大均不仕清廷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吸取历史教训、对清廷的认识存在偏差以及受儒家"道"等思想的影响等。他的经济思想可以总结为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农产品贸易,重视养殖业和水果种植。  相似文献   
7.
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儒生,在国破家亡的时候,最佳的做法莫过于舍生取义了,但是面对明清之际的历史大变动,屈大均和大多数士子一样茫然无措,只得逃禅求生。这和平常老百姓眷顾生命,追求善果的做法是一样的。不过他能交游志士、凭吊故垒、追怀先贤,进一步形成了儒生气质并弃禅归儒,积极参与抗清复明的活动,最终能忍受生活的煎熬以遗民终老,维护了一个士子的完美形象。其一生许多难解之谜多可以从他的儒生角色形成过程中的气节变化来解释。  相似文献   
8.
日本著名汉学家清水茂认为与澹归交往过的“介子”是屈大均。经过进一步深入梳理考证相关史料,显然“介子”不可能是屈大均,而是另有他人。然而“介子”究竟是谁,由于史料不足证,现提出金介子可能是彭孙遹的猜想及理由。通过对此个案的考证,试图发掘出其隐含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屈大均诗歌的文化精神与美学品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大均是清代岭南三大诗人之一。本文试图以文化学为视角审视屈大均诗与屈原、杜甫、李白诗在文化上、美学上的渊源关系,阐述屈大均诗歌表现出来的中华传统精神与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10.
屈大均是明清之交著名的遗民诗人、学者,他的一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文学、史学取得了丰硕成果。屈大均虽不以散文取胜,但其散文与同时代作品相比,无论质量与数量上都毫不逊色。屈大均的散文善于刻画人物形象,长于论说,注重叙述描写,语言形式多样化,融记叙、说理、考据于一体。其散文是反映时代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窥探到明遗民诗人的苦闷、抑郁与挣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