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府黄法     
《徽州社会科学》2006,(9):52-52
歙县岩寺金云槐,清乾隆间由御史出知常州府,他到一地,深入乡间问民疾苦,安良除暴,断案如神,被当地人称为“况青天”(明代况钟为官苏州府,清廉勤政,百姓称颂)。金云槐在任五年,赈灾捐款,督理浙江粮储漕务道,杜绝浮收、扣给诸弊,百姓感戴,逝后杭嘉湖一带三郡士民都十分追念。  相似文献   
2.
<正>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支撑。对湘西来说,没有新型城市化,就没有对外形象、没有发展速度、没有脱贫致富。城市发展具有非均衡性。作为后发地区的湘西,立足现实基础,集中资源和力量,推进州市共建共管,率先做大做强州府吉首,是走具有湘西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首要选择。一、以宽广视野、战略思维谋定州市共建共管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在任何一个过客的眼里,这(吉首)都只是一个平庸的都市。"尤其是寻找沈从文的世界的人而言,它只是一个中转站,此外别无意义。"从湘西走出、现居广州的专栏作家龙迎春在其2002年《品读湘西走进沈从文的家乡》一书的"吉首篇"中,开栏便以  相似文献   
4.
<正>吉首市是湘西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湘西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展示湘西形象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湘西州不断强化州府意识,全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吉首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市品位得到提升,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先后获得全省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称号,连续四年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  相似文献   
5.
《徽州社会科学》2006,(9):18-18
汪勋,字鼎叔,南宋黟县人。 汪勋少时就在家乡以崇尚气节为人所关注,入仕之后,终身不改。嘉定元年(1208年),他由国子监生员出任婺州户曹(主管民户、祠祀、农桑等事务),不久改任淳安县尉(分管地方军事)。后又改授荆门州录事参军(其职责是“皆操纪律,纠正诸曹”,即监察地方吏治)。当时,州府所管的仓库,一向有参与贸易以取利的惯例,但是,惟独汪勋不肯接受这种钱物。又改授广西检法,兼任提干(皆为属官)。  相似文献   
6.
乾隆《打箭炉志略》是以打箭炉厅 (今康定一带 )为对象的第一部地方志 ,也是四川藏区成书较早的地方志之一 ,对康定及周围地区的历史以及清王朝前期用兵西藏军事行动等研究都具有值得重视的史料价值。从清代地方修志的有关规定及成书时间来看 ,是书著者应是乾隆末年在任的打箭炉同知衷以 ,其资料来自三个方面 ,主要摘抄自乾隆《雅州府志》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收载于清乾隆年间《汾州府志》中的《新设汾州府碑记》为基础,结合《明史》、《明实录》等史料对明代汾州府这一统县政区的设置原因、过程、结果及其意义进行了论述.认为,万历年间汾州升府作为明代山西政区变动的重要内容,与政府对地方社会控制需求加强之间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8.
合理性和形式性是马克斯·韦伯理论体系中用于描述经济、政治、法律等社会行动是否遵守内在规则的两个概念。从司法理性化理论层面考察,宋代州府司法在机构权限范围划分等体制层面展现出形式合理性特质,而在审判过程方面则表现出实质合理性风格。立足于宋代司法制度发展的历史背景,可以看出,这种司法体制与审判过程之间的合理性悖论,是宋代司法制度建设中所形成的儒法冲突的产物和体现。  相似文献   
9.
余华 《西藏研究》2022,(5):32-40
清廷设置天全州与清溪县,进而设置雅州府。雅州府辖打箭炉厅、天全州、雅安县、清溪县、名山县、芦山县、荣经县,形成一厅一州五县的政区格局。通过清丈土地、人口统计与赋税征收,政府实现对雅州府辖州县有效管理。清军驻防川藏交通沿线,保障川藏交通线顺畅与安全,而驻军军粮供给则由雅州府辖州县承担,形成一州五县供给一厅,再由一厅供给一线的军粮供给机制,保障川藏交通沿线驻军军粮供给,保证清廷治藏方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唐代举子获得州府荐送参加礼部试,在落第以后,是直接拥有再试礼部的资格,还是必须重新获得新的资格呢?文章通过细致考察,认为唐代科举存在"再次取解"的制度,即落第举子需再次取解州府以谋取新的荐送资格。由于州府荐送人数有限定,所以此项制度的实施,使得每年应试礼部的人数维持在一定规模,有利于整个科举系统的稳定。文章最后尝试从"再次取解"制度的存在基础分析其在后世消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