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综述有关《幸运的吉姆》的权威观点的基础上,归纳出主人公吉姆性格缺陷的表现形式,进而分析了其社会成因。首先是二战后的时代转型,英国社会从战后动荡不安的衰落帝国转型到所谓的福利国家和富裕社会;其次是文化教育的改革举措,尤其是巴特勒教育法案的出台给中下层青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受教育机会;最后是森严的阶级壁垒与社会阶层的分化并存,平民出身的文化青年难以融入中上层社会,同时由精英阶层主宰的社会逐渐变为由工商业资本家主宰的社会。从分析中可以看出金斯利.艾米斯对于二战后的英国社会关注之深切。  相似文献   
2.
正1889年,威廉·巴特勒·叶芝的目光刚与爱尔兰演员茅德·冈接触,便低下了狂傲的头,暗说:"从此,我的麻烦来了。"而当23岁的茅德·冈得知他就是叶芝时,也是表现出超常的兴奋。1891年7月,茅德·冈给叶芝写了一封信,信中提道:"两年前的偶遇,注定是我一生的幸运。若没了你的诗歌,我难以想像,这个世界将会怎样?"叶芝握着信笺的双手,明显感觉到了纸背透过来的灼热。他把信件揣到怀里,紧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米切尔的生平的回忆以及对她的小说《飘》的三个主要人物郝斯佳,阿希礼和瑞特的个性分析,展示这三个主要人物所代表的南方旧体系的衰落和新体系的创建中的不同反应,在现实与传统中揭示南方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5.
《阅读与作文》2008,(2):57-57
1917年5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前线的18岁英军士兵沃尔特·巴特勒寄出一张明信片,向威尔特郡老家的未婚妻爱米报平安。明信片如石沉大海,但90年后,这张“一战情人卡”竟意外现身,并于日前送到沃尔特夫妇86岁的女儿手中。  相似文献   
6.
话语与表演:朱迪丝·巴特勒对性别身分的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作为一种社会身分由于其蕴含着对女性的不公,一直受到女性主义理论家的诘难.朱迪丝.巴特勒对性别身分的解构从话语建构和身分表演入手.她认为"性别"只是一种话语效果,"一种幻像的幻像"."性/性别"都不是人类固有的物质属性,而是人类在社会权力关系网络中对性别规范和性别理想的不断表演.她试图解构和置换性别的二分机制,为不确定的性别和性征开放空间,但其实这也只是她个人建构的性别理想.  相似文献   
7.
德里达解构理论与女性主义政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构主义与女性主义在颠覆西方传统思想与现存的等级秩序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找到了共同语言。事实上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不仅为女性主义提供了反抗父权制统治的思想武器与方法论工具 ,同时也为以巴特勒为代表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批判传统女性主义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对女性主义政治学 ,尤其是后现代女性主义政治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性别理论主张性别是后天的文化建构,而不是先天自然生成.故男女两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反之,无论是生物性别,还是性向和性别,都是变动不居的多元范畴,必然密切联系着身份认同及其展示或者说“表演”.由此传统文化视勇武刚强为男性气质、温柔体贴为女性气质,都留下了巨大的解构空间.特别是朱迪斯·巴特勒以“性别麻烦”来定义妇女的身份认同,大力阐发性别的表演性,说明我们视之为自己“内在”特征的东西,不过是通过我们特定的身体行为即表演,来达成的期待目标.问题是,巴特勒针对传统男权文化,甚至女权文化的解构热情,是不是同样也多了些一厢情愿的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9.
范譞 《社会》2012,32(3):224-242
一、从《性别麻烦》到《身体之重》——身体议题的再审视朱迪斯.巴特勒(Butler)(1990)的《性别麻烦》一书出版之后,一度在西方性别理论界引起了石破天惊般的巨大反响。美国性别研究学者鲍尔多对此书有如下高度的评价:"巴特勒对根深蒂固的假设进行启发性的谱系治疗,转到提出话语或语言的基础主义作为最高批判法庭,  相似文献   
10.
从1997年开始,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陆续为世界500强企业——巴特勒(上海)有限公司输送了四十多位优秀毕业生。15年来,学校毕业生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企业的培养平台,陆续成为企业的生力军,有多位已成为公司各个部门的中层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