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清客"、"帮闲",别称"篾片"、"帮身"、"帮客"、"笏板"(或作"忽板")、"蛤蜊"、"陪堂"(或作"陪宾")、"老白赏",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四公子门下的门客,以及唐宋时期的"妙客"、"闲人"。在明清两代,清客、帮闲属于特殊的下层知识人群体,亦即"无赖知识人",是商业化、城市化与科举制度的产物。清客、帮闲均属职业"游士"。然两相比较,尚有细微差别:前者凭借的是文学及书法、绘画才艺,在官宦人家"帮闲";而后者则凭借自己的技艺,陪大老官及富家子弟宿娼、饮酒、赌博、唱曲,从中"凑趣"。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中有关西门庆与帮闲交往的描写占据了相当篇幅,以其步入官场为界,双方的交往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尤其是他后期的养闲之举颇为引人瞩目。西门庆养闲既包含着小人得志、自我炫耀的因素,也有物色人选帮忙应付日常事务的考量,还体现了在其融入官僚阶层的艰难进程中,缓释自身心理压力的诉求。通过对双方关系的考察及西门庆养闲内在原因的深入探究,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客观地把握西门庆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3.
帮闲与帮衬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常见的两类人物.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他们对女性,尤其是风尘女子的态度却是大相径庭.而也正由于这种侮辱与尊重的区别,使他们在妓院这个奇特的女性世界中受到了迥然不同的待遇.  相似文献   
4.
李渔一直是难以获得定评的古代文化名人,而且持论各方常常观点完全相左。钟明奇先生在《重评李渔“帮闲”说》一文中,重申了鲁迅先生的著名论断。但从钟先生所列举的论据来看,仍然存在明显漏洞,结论值得商榷。理解李渔这样的文化存在,必须秉承“了解之同情”的原则。回到明清易代时的生存时空背景,李渔非但不是无耻可鄙之人,相反他是一位为谋求独立生活、自由思考而执着坚持的勇士,是晚明个人主义思潮真正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晚明小说中出现了大量女帮闲的形象,属"三姑六婆"之列.她们的形象较为负面,但在小说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晚明时期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女帮闲的出现与晚明时期的商品经济繁荣、"异端"思潮出现、个性意识张扬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陈家桢 《学术交流》2003,(1):115-118
因“难奈凄凉”而丧志失节 ,不得不摇尾乞怜 ,谄媚求生 ,这便是应伯爵的人生轨迹。应伯爵习惯于以帮闲的方式活着 ,却很难说是心甘情愿的 ,表面的媚笑与内心的苦楚交织在一起。他是一个集古今帮闲所有恶德于一身的形象 ,具有深刻的社会认识意义和极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频闻 《领导文萃》2009,(23):1-1
曾几何时,我们的纸质媒体、平面媒体,以至社会诸色人等茶余饭后的谈资中,腐败多成为人们常说常新、经久不衰的“鲜活”话题。  相似文献   
8.
就其本质而言,女山人与女帮闲均可归于职业妇女.若细加比较,两者则又稍显差异:前者凭藉自己的文学或绘画才艺,在大家闰秀的闺房或官宦夫人的内室作伴;后者则凭藉自己的辩捷之口,或者说依靠自己特殊的职业,出入于官宦家庭的内室,从中帮闲.有才女子的山人化,以及"三姑六婆"的帮闲化,显然是明代妇女社会的特殊现象.丫环、三姑六婆、篦头汉子是明代妇女对外社会交往的主要媒介.一至晚明,女山人、女帮闲的出现,并进而取代丫环、篦头汉子,成为妇女社交的主要媒介群体,形成了更为新型的妇女社交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帮闲、帮忙、帮凶与扯淡 鲁迅讲,中国统治者只在两种情况下关心到中国知识分子或者需要知识分子。第一种情况,统治者刚刚掌权时,“偃武修文”,需要知识分子来加以粉饰,此时知识分子扮演歌功颂德的帮闲角色。在统治发生危机,无计可施时,病急乱投医,统治者开始垂听知识分子的“治国平天下”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论“文人”     
易中天 《社区》2013,(23):9-9
汉魏以后的“文人”,俗称“笔杆子”。他们是为皇权或当局服务,帮闲、帮腔甚至帮凶的读书人。歌功颂德,是帮腔;吟风弄月,是帮闲;为文字狱提供“证据”,深文周纳,罗织罪名,上纲上线,则是帮凶。没有文人,单靠皇帝,根本就实现不了“文化专制”。《韩诗外传》说,君子要“避文士之笔端”,并非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