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御诗赏析     
《中华魂》2014,(20):53-53
清圣祖曾驻跸石景山,康熙十七年(1678年)五月,康熙帝留有御制诗三首:石景山东望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地镇峻噌标异秀,凤城遥在白云中。  相似文献   
2.
查慎行是清诗史上与"南朱北王"相代兴的一代大家,晚年曾入直南书房,成为文学侍从。其蒙召非仅以"诗名",还因"学问好"。文学近侍十年前期备受宠遇,获得御赐"烟波钓徒"之号。然南书房为"争地",慎行不改江湖野逸之性,受到排挤,处境尴尬,目睹时弊,宦情日冷。康熙帝的态度也发生由热到冷的变化。缘身份改变,慎行诗歌努力适应馆阁之需,在康熙帝的允许下,他尝试调剂江湖之调与馆阁清音,应制"不用应制体",援江湖逸气入馆阁,所作可称"烟波翰林体"。但慎行终不免为调剂所困,康熙帝亦渐失去浓厚的"围观"兴趣,慎行遂谋求向江湖的回归。"烟波翰林体"大抵能独成一体,不仅推动了查诗的广泛传播,而且引发了"馆阁体"的一场变革。慎行这段诗歌经历也反映了康熙后期诗人与政治之关系,具有重要的诗史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伯群 《社区》2009,(14):37-37
康熙自己好学不倦.对皇子们的学习也非常重视。皇子们最早从四岁起,就要接受教育,年满六岁就要到懋勤殿或畅春园的无逸殿正式入学了。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1六月.康熙帝亲自为太子胤扔选定了师傅:詹事府詹事汤斌、詹事府少詹事耿介、吏部尚书达哈塔。三位皆为饱学之士,能被皇帝亲点为太子的师傅.自是荣耀无比.且一旦太子继位,作为太子之师.前程更是不可限量,但是,结果大大地m乎他们预料。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代开明帝王,康熙帝以其英明果敢开创了清朝第一个盛世。康熙在位的61年间,先后裁撤三藩,平定葛尔丹叛乱,抵抗沙俄时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维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使闻民经济快速发展,大清帝闻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墩为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最富庶的帝国。  相似文献   
5.
康熙帝,即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八岁时继承皇位,称清圣祖,年号康熙。康熙常擒权臣,平藩乱,收台湾。逐沙俄,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治理黄河,组织编纂《康熙字典》、《左今图书集成》、《全唐诗》、《数理精蕴》等书,煌煌文治,赫赫武功,名垂青史。  相似文献   
6.
陈瑸(1656—1718),雷州人,清代著名清官和治理台湾政绩优异的能臣,与康熙帝生活于同一历史时期。他三领台湾,是清代治台官员中管理台湾时间最长,作出贡献也最为突出的一员。经陈瑸的治理,台湾物阜民丰,社会安定,文化教育获得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康熙帝为调整中朝关系的矛盾,在政治经济方面严格要求朝鲜遵守藩属国礼仪,在司法行政方面尽可能为朝鲜创造宽松、友好、亲切的氛围,在国防方面曲从朝鲜不情之请。康熙帝运用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传统理念,把朝鲜拉回到“事大以诚”的轨道上来。但是,由于康熙帝对朝鲜定位存在模糊认识,也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相似文献   
8.
康熙中后期试行社仓的实践并不成功.究其原因,除了优先发展常平官仓、社仓制度不够完善等因素外,更和康熙帝关于官员治理地方的思路相关.本文以直隶为中心,探讨了康熙帝对官员“安静而不生事”“恤民”等要求对于推行社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清朝年间,张玉书曾任文华殿大罕士,编撰过《康熙字典》,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官员。可是他敢于直谏,有时竟不给康熙皇帝留情面,经常弄得康熙下不了台。尽管康熙是个明君,但也很讨厌张玉书,一直想找个茬儿给他安个罪名,把他贬谪出京,自己也落个耳根清静。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