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代文人墨客题咏棋艺的诗篇不计其数,而题咏象棋和围棋的对联也颇多佳作。这些棋联不但内容深邃、寓意丰富,而且情趣高雅,耐人寻味。明代的开国之君朱元璋喜作联语,甚至走到哪里就题在哪里。据说南京明朝故宫就有他的一副咏围棋的题联: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从联语中可以看出,这位和尚出身的皇帝,对他打下的基业,可谓踌躇满志。  相似文献   
2.
弈棋风格是指弈者在围棋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致的、稳定的方式和行棋特点。研究从多种途径系统地收集到能区分人们弈棋行为差异的中文词汇1322个,其中描述弈棋风格稳定特点术语488个,评价性术语634个,描述弈棋行为术语122个,其它术语78个,进一步对弈棋风格稳定特点术语进行清晰度、熟悉度评定和同义词合并,得到97个代表性词汇,这些术语为深入研究弈棋风格的结构和测量等围棋心理学课题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材料。  相似文献   
3.
清代品体文学之论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在诗学领域,其体现在袁枚的《续诗品》、顾翰的《补诗品》、曾纪泽的《演司空表圣(诗品)二十四首》及蒋斗南的《诗品目录绝句六章》中;二是在词学领域,其体现在郭摩的《词品》、杨夔生的《续词品》、姚燮的《鸥波词序》及江顺诒的《词品》中;三是在文章学领域,其体现在马荣祖的《文颂》、许奉恩的《文品》及魏谦升的《二十四赋品》中。上述三个维面,从不同的论说视域将传统品体文学之论予以了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成见与良知     
作为无限者的道,通过一个有限化以达确定化的过程完成其自我实现,这同时造成了作为"观念结果"的物,与作为"观物要求"的成心两种结果。成心观物,固不免有种种不牢靠的是非之论发生出来,但并不能根绝真实之是非的可能。即便全然为"假是非",其中亦必有是非的必然之理的真实表现;更何况,对于是非、善恶,良知可以获得一种确知,而是非的必然之理与良知之良,都被道的至善性所保证,这就使得要把一切是非之论一概无谓化的论说难有成立的余地。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品体文学之论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品体文学风格论的承传,主要体现在司空图、马荣祖、许奉恩、郭麐、杨夔生、顾翰等人的阐说中.二是品体文学创作论的承传,主要体现在马荣祖、袁枚、魏谦升、江顺诒等人的阐说中.这两个维面共同构建起传统品体文学之论的主体骨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茅盾从本世纪20年代初直至建国以来在宣传和捍卫鲁迅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强调他在提倡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鲁迅方面是如何不遗余力,并指出这些成为了茅盾的整个战斗业绩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宋代文学法度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有法维面的论说;二是对活法维面的论说;三是对"至法无法"维面的论说.宋人对文学法度的论说,开始体现出建构与消解并重的特征,它为后世文学法度之论的深层次融通作出了铺垫.  相似文献   
8.
清代词集序跋中的词源之论,主要体现在三种观点中:一是词为"诗余"论,二是词为"倚声"论,三是词为"诗余"与"倚声"相结合论。其中,在第一种持论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总体上阐说到词源于诗作之体,二是分论到词源于风骚之体。在第二种持论中,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侧重从音调渊承上加以论说,二是侧重从体制渊承上予以切入。上述几个维面,共同构建出清代词源之论的主体空间,为后人全面深入地把握词体之性进一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雅俗论是我国古典诗学的基本批评理论之一。它在明清两代分别得到深入地阐说和流衍,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继承前人高标去俗崇雅观念的基础上,结合诗学辨体理论对诗歌去俗崇雅予以了进一步的细致探讨;二是承传宋人以来的化俗为雅之论,对雅俗的具体转化及其相关论题、因素予以了探讨;三是出现了对雅俗之论予以消解的论说。上述几个维面,共构出了我国古典诗学雅俗之论的最后辉煌。  相似文献   
10.
谯周与陈寿     
文章对蜀中同时出现的两大史学家谯周与陈寿进行了研究 ,对谯周的史学思想与政治见解作了客观评价 ,尤其对劝降主张和归晋见解予以历史评析 ,作出公允判断。陈寿是谯周的学生 ,文章对陈寿修《三国志》的成就给予高度肯定的同时 ,也对所谓的“正统”观念和“曲笔”“回护”予以辨析 ,指出《三国志》的信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