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甘肃张掖方言从《老残游记》成书时代沿用下来而现代汉语普通话不怎么使用的几个近代汉语词语进行了诠释。利用方言佐证,可以有效地对《老残游记》中的某些词语进行考释,希望能为辞书编纂提供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化与旅游关系密切、关联度高、边界模糊。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促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和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有效途径。甘肃张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资源融合"是文化资源富集区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最佳路径。张掖市应在在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坚持创新理念,将文化资源以旅游资源的形式融入旅游业,最终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文宝 《社科纵横》2011,(12):46-49
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蜂腰"地带,居中四向的通道位置,决定了实施"通道经济"发展战略,是其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的迫切需要,是增进区域间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张掖发展"通道经济"有其在认识、思路、战略、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也有其区位、交通、资源、产业方面的有利条件。张掖依托"立体交通枢纽"的通道优势,发展通道经济,必须要突出现代农业、农畜产品矿产品加工、城镇化建设、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努力建设现代农业大市、工业强市、文化产业大市、生态旅游特色市、通道经济特色市。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张掖旅游形象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张掖旅游形象创意原则与定位原则,并应用该原则提出了“七彩张掖”作为张掖新形象的定位,以此彰显张掖的个性魅力,以此改变人们对张掖传统的固有认识,以新的视角去感触发展中的张掖.  相似文献   
5.
碑刻是先人留下的一种珍贵资料,它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详实地记载了社会历史的变迁。碑刻的内容大都真实可靠,正如宋代著名的金石大家赵明诚所论:“盖史牒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而刻词当时所立,可信无疑”,“可以证讹谬,有功于后学。”因此,碑刻不仅可以校史书之谬,还可以补史书之不足。张掖碑刻资料丰富,其中,有关佛教的碑刻数量众多,  相似文献   
6.
甘肃张掖大佛寺的主殿大佛殿的大木结构及外形采用汉族传统形式,但内部空间受藏传佛教影响,属藏传佛教“都纲法式”的空间图式。在檐下、翼角、举折等处的木作中,大佛殿具有后来的河州、秦州建筑工艺体系的一些特征,且更接近前者。其檐下“花牵代”的做法为河西建筑所特有。  相似文献   
7.
江有汜 《现代妇女》2010,(10):64-65
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了将中国湖南莨山、广东丹青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  相似文献   
8.
张掖绿洲为研究区域,在Costanza等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核算的基础上,结合谢高地等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张掖绿洲1985~2006年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增加趋势,21年间增加了2.96亿元,主要是由耕地面积增加和区域价值修正造成的;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中废物处理的生态服务价值最高,且在研究期间内增量最大,为0.53亿元.  相似文献   
9.
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所灭,西夏文明很快被历史长河所湮灭,然而在河西走廊的酒泉和张掖却神奇般地保存了对西夏“土主”的信仰,酒泉、张掖都建有西夏土主庙。酒泉、张掖对土主的信仰一直持续到建国后的“文革”前,成为河西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经过考证,可以确定西夏土主庙祭祀的是西夏齐国忠武王李彦宗。土主神像羊首人身,这是一个有趣而令人费解的问题,最接近实际的一种解释是西夏统治者是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西夏统治者用羌人最崇拜的图腾标志,把李彦宗神化了,企图透过他彰显本民族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中文信息》2008,(5):56-62
薄荷片推荐:众所周知.在新疆有个消失了的楼兰古国.曾经震惊世界.而在甘肃一样有这么一个消失的国度.却曾经鲜为人知.那就是著名的张掖“黑水国”。自从俄罗斯的某个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并发掘后,黑水国遗址轰动了全世界。张掖“黑水国”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成为了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美的山川.淳朴的民风.丰美的水草.素有“金张掖”的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