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1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戊戌变法失败后流放新疆的帝党要员张荫桓的才干功过及其著述进行评介。  相似文献   
2.
张荫桓述评     
本文述评了晚清著名外交家张荫桓的一生功过,对其流放新疆的死日进行辨证。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的研究中黄遵宪与张荫桓政治交谊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均曾持节出洋 ,谙熟西学 ,在维新运动中积极倡导变法 ,有过十分密切的政治合作。戊戌年春张荫桓向光绪皇帝推荐《日本国志》 ,举荐黄遵宪 ,对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荫桓流放新疆前后事迹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述了清季著名外交家、维新官员张荫桓于戊戌政变后被捕下狱,因英日等国公使营救,得以免死流放新疆。英人莫理循等密谋途中将其劫持保护,但为张拒绝。张途经保定与旧属吴永相见,将一批书札相赠,成为后人研究近代历史的珍贵资料。庚子义和团运动期间,徐桐等顽固派蓄意构陷,慈禧重修戊戌旧怨,追恨将张杀于戍所。次年开复原官。  相似文献   
5.
张荫桓是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在担任驻外公使期间,他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认真考察西方文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他详细撰写的出使日记,是国人了解西方的宝贵资料.在晚清时期出使西方的官员中,张荫恒通过自己对西方文明的观察得出了自己的认识,这些认识对当时国人关于西方世界的认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忠文 《学术界》2003,(2):67-85
根据俄国方面的资料 ,清廷官员李鸿章与张荫桓在 1 898年初的旅大租借交涉中接受过俄国人的贿赂 ,这种说法在史学界颇有影响。然而 ,从目前已知情况看 ,俄文资料本身尚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对照张荫桓日记、翁同日记等中文文献 ,俄国人在借款谈判中试图收买李、张之事大致属实 ;至于俄国档案称旅大交涉中又对李、张二人进行利诱并付款给他们的说法 ,与中文文献相悖处甚多 ,其可靠性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7.
1885-1890年,张荫桓历任驻美国、秘鲁、西班牙公使。归国后,复供职干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光绪皇帝经常召见张荫桓,聆听西方政事、风情。1895年,李鸿章下野,张荫桓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参与处理大清国内政外交重大事情。维新变法时期,与康有为过从甚密。引康氏出入各种重要场合。荐与翁同铄等朝廷显贵相识,将康氏一步一步推到皇帝身边,成为戊戌变法领袖。  相似文献   
8.
张荫桓,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光绪宠臣,一代才杰,动关晚清时局。1896年受命与日本代表签订中日《通商行船条约》,为挽回利权,曾作个人努力。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晚清政府与美国就排华的交涉是晚清外交关系中的一页重要篇章。在美国排华运动最剧烈的时期,晚清政府派张荫桓担任驻美公使,与美国进行交涉,最终为侨民争取到了一些权益。张荫桓的保侨思想,对他能积极与美国就排华的交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臣张荫桓的事迹虽不广为人知,但他作为清季外交的实践者与戊戌变法的幕后人物,其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张氏驻外期间所撰《三洲日记》,其中种种"中眼观西"的见闻与体会深刻反映出他身处西方法律文化氛围,而心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熏陶的自我心态与认知匮乏。《三洲日记》中对中西法律文化的认知与比较是中西法律文化冲突在国人,特若近代驻外使节身上的浓缩和体现,其所蕴含的法律文化观亦为近代中国法律转型之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