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5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13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松 《现代交际》2004,(8):40-41
北京市人才测评考试中心最近公布一项调查结果:目前在职者中有55%左右的人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出现错误。当你所做的工作完全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时,那种落寞、尴尬甚至挫败感可能常常袭上心头。那么,就趁年轻,勇敢地面对新的挑战吧。当一扇门关上的时候,另一扇门已经悄悄敞开了——  相似文献   
2.
王志伟 《社区》2002,(13):19-19
最近,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的40位博士研究生,聚集在中关村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就中关村社区建设展开讨论。据了解,街道组织如此高规格的社区建设论坛,在我国尚属首次。这次论坛是中关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举办的。主题是:“新世纪的中国——实践三个代表,应对入世挑战”。博士们围绕政社分开、建设先进的社区文化、培育社区中间组织、中国社区建设的未来、社区资源的整合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为中关村的社区建设技出三招:建设“心理社区”、建设具有中关村特点的社区文化、实行政社分开。  相似文献   
3.
通过2014年—2016年在四川省成都市、自贡市荣县、南充市蓬安县、仪陇县以及巴中市南江县的农民工调查数据,分析出影响农民工的自我身份认知以及对城市归属感的主客观因素。通过分析,拥有农业户口的农民工、已婚者、男性、受教育程度越高者以及年龄较长者对自身是"农民"的意识较强。年龄越大者、农户户口农民工对自身是"工人"身份的意识较弱。年龄越小者,对打工所在城市的归属感越强,对自身不是"农民"身份的意识也越强,反之,年龄越大者对打工所在城市的归属感意识越弱。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然而,这类人群的城市归属感大相径庭。归属感强弱直接影响城市、社会以及个人的发展,我们针对兰溪外来务工人员潜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开展高校学生自我认知感和社会归属感调查研究和分析,对高校思想教育水平提高和大学生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江苏某高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给出高校学生自我认知感和社会归属感现状说明,并且根据调查分析结果,从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韩国音乐人朴载相的音乐作品《江南style》自网络发行后,以类似"病毒式"传播速度迅速走红,特别是受到年轻人的普遍追捧和青睐,由此掀起了一股模仿狂潮,具体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表现:一是对作品本身真正的模仿,二是对作品模仿群体的从众跟风。除音乐作品自身因素外,《江南style》的走红与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专业归属感是衡量研究生专业认同程度、影响专业学习努力程度,事关专业发展深度的核心要素.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是影响研究生就业的两大关键因素.研究生专业归属感缺失、专业学习兴趣缺乏,被动“困境”亟需改变.专业建设应整合资源、拓展专业的深度与广度,增强专业竞争力;教师应主动作为,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树立专业自尊,提升专业角色认同;学生个体应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专业归属感,增强学习主动性,尽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8.
《根》是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版的一部家史小说。小说在追溯家族七代黑人曲折命运的过程中,清晰折射出黑人祖先身上不同的文化身份。通过对黑人家族三个典型人物文化认同的分析来探析黑人文化身份的嬗变与重建过程,这将对文化大融合背景下的少数边缘人群寻找精神归宿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具有中心感的视觉形象能给人以强大的心理统摄力,并对审美产物的最终形成产生决定性影响。将这种中心感定义为一种能明确感知的、直观的整体视觉特征,并将其丰富的心理暗示划分为三个方面,即归属感、等级感和稳定感。归属感代表着人们对母体、源头等身心归宿的强烈回归愿望,等级感则与归属感一脉相承,其在人们心中高于它物的崇高地位使之成为权利象征,一些皇权建筑形象的选择就源于此。而稳定感则顺利完成了从空间概念到时间概念的转换,在审美过程中常作为永恒的象征出现。通过这三方面对"中心"的详尽分析,揭示出视觉审美研究的核心问题应该是欣赏者的心理分析,并期望以此研究方式对其作出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深入调查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服务与社会融入现状,课题组选取了浙江省级中心镇——桐琴镇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研究样本。桐琴镇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东部,距县城12公里,与永康市区相距10公里,全镇总面积46.9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约22000人。桐琴镇是"浙中城市群"中城镇发展提升区和城际规划建设协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