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学翻译中所讨论的"形似"与"神似"的问题在科技翻译中也存在。科技翻译应分两部分来考虑翻译原则:一部分是除核心词语以外的部分,这里基本不用考虑"形似"与"神似"的问题,译文只求"准确,易懂"。另一部分是核心词语的翻译,即新出现的科技词语的翻译。翻译核心词语的时候,译者应该尽量争取做到译文与原文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理论中,提倡"简约"的精神无处不在。中国绘画中,文人历来将"平淡自然"和"返璞归真"作为最基本的审美标准。最早出现的"一笔书"、"一笔画",体现了中国绘画尚"简"的风尚,以及宋朝出现"马一角"和"夏半边"的构图形式,还有梁楷的以《泼墨仙人图》为代表的减笔人物画,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绘画对"简约"的要求从未放弃过。到了元代,"元四家"之一的倪瓒,似乎看到了这一内在艺术实质,以其超乎简淡的笔墨,简练至极的艺术形象,以及独特的"一江两岸式"个性构图形式,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简约"艺术风格,达到中国文人画"简约"风格的顶峰,也将文人画艺术发展到了空前完美的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3.
论“文贵形似”的诗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宋、齐梁诗歌创作中的"文贵形似"倾向,体现了对诗歌客观逼真地描绘事物外在色彩、形状、姿态的重视,也即对诗歌绘画美的自觉追求,意味着诗歌本质观和抒情方式的重大改变.由于那些精妙的"形似之言"往往就是"传神"之笔,所以"文贵形似"就不仅仅是对"形似"的看重,还意味着对"传神"的追求.这一诗学现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南朝到唐朝,从道家到儒家,“文贵形似”和“形神兼备”属于两个朝代不同的美学理论和审美追求。唐朝诗人孙逖的山水诗中不但体现了从“文贵形似”到“形神兼备”的诗风之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哲学和审美追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模仿作为山寨文化生产的主要手段,既具有一般模仿的共性,又有着自己的个性,即平民性、形似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卢炘 《金陵瞭望》2011,(1):75-75
鞠慧的水墨画追求高古、雅逸,格调不俗,其山水林木郁勃深睿,冷寂凝重,以书法用笔见长,抒写胸中丘壑。其人物高古,不求形似,唯写其意,意到便止。扇面小品常使人爱不释手,极富情趣;长卷如《元人山水笔意》(36公分×700公分)、《宿墨写江南》(60公分×360公分)等,则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代表性作品皆以书法笔意写出,擅长用线条表达复杂的生存意识,显出他既崇尚传统笔墨,有古金陵画派遗风,又饱含个人的本体性审美法则,故较前贤更为大胆恣肆、一扫拘谨。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翻译界将艺术创作领域内的"形似"、"神似"借来,作为处理译文的两种方法,并曾产生了不小的争论.追溯历史,有比较固定内涵的"形"、"神"概念,大约盛行于春秋战国,深入于两汉,而分化于晋以后.争执起因是很多学人心目中的"形"与"神"是截然分开的两个单一概念.实际上,"形"与"神"是密切相关的两个多层次概念.最理想的情况无疑是形神兼备.在不能两全时,译者必然面临抉择.在这种情况下,译者试图表达作者意图和保证原作声誉的任何努力都应得到应有的肯定.  相似文献   
8.
许世友英雄海量,嗜酒如命。他的理论是:“酒形似水性似火,实属阴阳之阳,乾坤之乾,刚柔之刚。长期以来,饮酒者女人为少,男人居多。阳加阳,刚加刚,所以能饮者,都是十分刚强、十分性烈的人。”他还说:“中国人才抽400多年的烟,就检验出它有百害而无一利,一旦成了习惯上了瘾,‘尼古丁饥饿’就迫使你点上一支,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以庚辰本为底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2年出版、1996年修订的<红楼梦>发行已逾百万部.它标志着百年红学的一大转折--<红楼梦>的通行本由程本变为脂本.这个转折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人文本在校勘、处理庚辰本抄胥误抄、妄改曹雪芹原著文字等问题上留有不少遗憾.尚存在着因音、形、意而误的字句,脱漏或衍出的字句,校者的误改等七个方面的失误之处.为此,笔者以为要恢复或接近营雪芹原著的面貌,必须根据所有脂本(包括程甲本)作"择善而从"的校勘.  相似文献   
10.
形与神是中国哲学和美学思想中的一对基本范畴,也是在艺术领域历来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我国古代艺术理论很早就提出了形神兼备的思想,强调艺术作品的“传神写照”,尤其是在绘画领域,这一思想更是获得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扬。简要介绍这对范畴的发展轨迹,并围绕绘画作品的形似及神似问题,初步探讨如何在绘画创作中实现形与神的统一,达到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