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想那块地     
在梦中,我常常想起那块地。 岁月如风!尽管那块地的形貌一次次地被改变,自“分田到户”后,经营那块地的主人也一次次地被更换,然而,关于那块地上的人、关于那块地上的事,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幕上,始终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2.
迟子建是当下较特出的女作家,与其他女作家和晚生代小说家迥然不同.迟子建于传统审美惯性中找到生长点,传统成就了她但也迅速开始淹没了她.为了抵抗无奈而必然的淹没,她选择诗意作为特出于传统的舢板和普渡莲花,在呓语叙述与记忆的当下怀想中构建自己的艺术世界,但似乎仍旧无法避免自我包裹、掩耳盗铃式的归宿.迟子建的困境,是单凭记忆和想象力进行创作之途径的困境.这也是当前大量作家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极度匮乏,导致想象力处于无根浮游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南宋遗民词人在亡国入元后的生活里,经常性地怀念在故国时的生活,在痛苦的现实生活里回忆往日的欢乐旧事,更增添了他们的感伤惆怅。这种由今昔对比产生的怀想之悲,是南宋遗民词人群体悲剧性心灵体验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迟子建是当下较特出的女作家,与其他女作家和晚生代小说家迥然不同.迟子建于传统审美惯性中找到生长点,传统成就了她但也迅速开始淹没了她.为了抵抗无奈而必然的淹没,她选择诗意作为特出于传统的舢板和普渡莲花,在呓语叙述与记忆的当下怀想中构建自己的艺术世界,但似乎仍旧无法避免自我包裹、掩耳盗铃式的归宿.迟子建的困境,是单凭记忆和想象力进行创作之途径的困境.这也是当前大量作家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极度匮乏,导致想象力处于无根浮游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大批知识分子迁移西南大后方,辗转流徙中,他们叩问学术,弦歌不辍,表达"南渡"忧思,言说家国怀想。一方面他们谨守文化救国使命,以古圣先贤建构民族想象的共同体,抒发刚毅坚卓的学者情怀;另一方面他们又要实现从象牙塔走向十字街头的身份转换,为救亡呼号。这段"南渡"生活境遇和精神风范让无数学子追怀不已,也为当下的文化重建工作提供镜鉴路径。  相似文献   
6.
六朝昭君诗咏其不幸,唐人浪漫而幻想地唱其美好,宋诗增添了唏嘘和思索.但不论从哪个角度审视王昭君,均局限其人其事而表现了浅层的文人心态,未能就这一艺术形象触及历史纵深和文化积淀的隐痛.元诗中的王昭君,是宽广的文化层面与深远的历史回音相交织的艺术形象,具有深广而独到的意蕴.  相似文献   
7.
普遍存在于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游子"意象作为人类精神的一个凝结,既汇聚了生存个体的痛苦与欢乐、悲哀与追求,也凝结了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本质.它所映照的人类精神流浪现象,所摹写的人类生存的精神实景,以及所透射的人类永远的诗意怀想,引领着我们走进古代先民的心灵世界,让我们在对人类共同精神的感受中进入审美境界.同时,它也再次呈现了文学意象把人类的思想和精神从偶然和短暂提升到永恒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8.
马永波 《北方论丛》2005,(6):148-150
罗振亚是以诗人和学者的双重身份介入诗歌研究的.他早年曾以内蕴饱满的笔致写下过追慕与怀想淳朴本真生活的诗篇,而在他本来可以进一步发挥他的诗歌写作才华的时候,他选择了审慎的"退出",走上了一条以理性为指导,以感性为基础的诗学研究之路.这种"退出"无异于更有责任感的"进入",他始终没有离开缪斯左右,他是在不同的层面和角度上继续着对诗歌的忠诚与虔敬.  相似文献   
9.
早早地离开了家乡,我外出求学、就业,已有30来年了。遥远的乡下,只有80多岁的老母亲和那所老宅孤零零地守望着。我爱好广泛,生性喜旅游、爱美食,什么南辣北甜、东咸西酸,品尝了许许多多的地域特色美食,但时常让我怀想和口舌生津的,仍然是母亲的手艺、家乡的味道。我出生在华北平原南部一个小村庄,那一望无际的平原宽阔平坦、沉稳内敛。田野里小麦、玉米和高粱愉快地生长着,日益充盈着自己也丰盈着乡亲们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清明节是抗战时期中国文人倾力描摹的传统节日。抗战时期,清明节既成为提示、凸显和强化中国文人国族伤痛的时节,同时,清明时节的“不‘清’不‘明’”现象,还被作家当成审视现实、批判现实的有力手段。与现实中黯淡的清明节景象有别,战时中国文人在回忆性文字中倾情捕捉和渲染着往昔清明节的风景之美和风俗之美。记忆中光鲜亮丽的清明节是当下战争灾害和生存苦痛刺激人们怀想出来的浪漫化形象,是战时中国文人一种独特的身份维系之举。在全面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曾将清明节改造成民族扫墓节,政府的热烈提倡在作家文人那里却反响冷淡,甚至成为战时作家讥刺、批判的对象。政府官方和作家文人对民族扫墓节的不同态度,是不同社会记忆机制的表征。归根结蒂,一体多面、冷热相殊和记忆交缠,便是战时中国文人清明节书写的意涵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