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16篇
  免费   1692篇
  国内免费   603篇
管理学   13257篇
劳动科学   709篇
民族学   1975篇
人才学   3363篇
人口学   917篇
丛书文集   21256篇
理论方法论   4352篇
综合类   45688篇
社会学   9388篇
统计学   1506篇
  2024年   416篇
  2023年   1587篇
  2022年   1309篇
  2021年   1936篇
  2020年   1690篇
  2019年   2066篇
  2018年   749篇
  2017年   1596篇
  2016年   2070篇
  2015年   3164篇
  2014年   7319篇
  2013年   6287篇
  2012年   6799篇
  2011年   7548篇
  2010年   6759篇
  2009年   7476篇
  2008年   8313篇
  2007年   5834篇
  2006年   4967篇
  2005年   4977篇
  2004年   4014篇
  2003年   3517篇
  2002年   3266篇
  2001年   3248篇
  2000年   2280篇
  1999年   1076篇
  1998年   558篇
  1997年   411篇
  1996年   359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常识来说,信任的前提必须是对信任对象的信息有所了解,那么对象的信息,包括品格、身份、名誉等将成为信任的条件。但是,现代开放社会中面临的更多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的交往通常面对的都是对象道德品格信息的"缺场",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对信任的"不选择"或不作为,这就导致了现代社会巨大的信任危机。而在现代社会中,却存在着其他形式的信任,即基于专门知识、体制和一种所谓商业精神的信任,这些信任虽然可以允许对象信息的缺场,但是其信任的根基却是规则或契约信息的完全"在场",而非对主体本身的信任。孔子曾提出"不逆诈,不亿不信"的原则,即不随意臆测他人是否相信自己的待人原则,这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任品质,这种无条件的信任的风险和风险的担当诚然需要社会正义来支撑,但这种作为道德的信任上升为一种当代社会的伦理精神却是必要而迫切的。  相似文献   
3.
4.
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挑战.以某大学生在疫情中的亲身经历为案例,分析大学生面对疫情出现的心理问题,继而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采取切实有效的心理教育两方面,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职学生网上评教存在的问题,采用评教验证机制设置不合理评教的限制。对学生评教数据先剔除异常值,再分别对不同班级、不同课程和不同院系之间的学生评教数据进行修正与优化处理,得出最终的修正分值,降低了因班级、课程和院系的不同而导致的评教数据的差异性,使学生的网上评教能更准确有效的反应出教师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7.
新媒体     
"小婚家·爱沙龙"开幕了由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主办的婚姻恋爱系列主题沙龙活动。小婚家,有爱、有趣、有风情,2015年陆续推出"爱沙龙",围绕爱的主题不掉队,情感帮助,你我同行。本期主题你是谁,决定你会爱上谁?(爱情有玄机,认清你自己)【主讲内容】你会了解并学习到:认识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性格适合怎样的爱人?最适合你的爱情在哪里?阻碍你寻找幸福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语言教学本身应该对教学用言有着相当高的追求,这种追求应不只是停留在形式或技术性的层面,而更应该在语言本身承载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上有所体现。从娱乐节目《非诚勿扰》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表现来看,语言教学应当在提高语言素养的同时,更要提高文化和思想素养。  相似文献   
9.
菩提心思想作为一种典型的利他主义思想,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理念,其核心是大慈大悲,是通过发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以"七重因果"和"自他相换"等方式,以及以布施等波罗蜜六度来逐步实践、升华的智悲双运观修法门。其中既包涵着从"道德底线"到"亲缘利他"及"纯粹利他"升华过程,也包涵着自觉觉他和自律他律的辩证统一思想。通过提倡和弘扬菩提心思想不仅有利于建立"道德底线"思想,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进而有助于建立理性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15年是金岳霖先生诞辰120周年,为此,清华大学哲学系特隆重举行金岳霖纪念会、第六届金岳霖学术奖颁奖会和金岳霖思想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国内哲学界的一次盛会,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