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89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可辛的《金枝玉叶》《甜蜜蜜》《如果·爱》三部电影被称作为彻底的伤感爱情电影,在其中充满着爱情的悲痛与伤感,这也构成了其爱情电影的一大风格特色.不论是从情节构置、人物形象和心理的塑造刻画上,还是视听语言的运用上,都突出地表现出这一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2.
于丽娜 《中国民族》2012,(Z1):110-113
美国著名类型电影研究学者汤姆斯.雪兹说,只有极少数的电影故事因其独特的社会和美学特质,才能被改良为"公式"。所以类型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产生和持久存在有着内在的文化原因。类型通过对成功模式的重复可以降低市场风险、强化所表述的特定文化含义,但类型的形成往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九歌》以天地人神的恋情为主旋律,以悲剧为主基调,抒发了沅湘一带人民的悲情。其浓重的人生情味与深情的赞歌构成主歌的主题,也体现了先秦时期沅湘人民复杂的思想感情,从而折射出屈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意境的创造离不开情与景两大因素以及由情景融合而产生的审美想象空间。换个角度思考,就是说意境的创造必须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倾向,且意境创造的特征应具有多重性。《古诗十九首》意境的创造就是这种创作理论的典型实践,《古诗十九首》呈现出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古诗十九首》还开创了悲情意境创造的先河,成就了它"汉代五言诗之冠冕"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多级的和多文化的。随着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国际体系中的力量逐渐多元化。亨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以及大量中等国家和小国。"。眼下,在世界上的一些国家看来,中国正在崛起,并且可能成为世界的大国、强国。但是,在中国国内看来,因为几千年来悲情意识的影响,使得中国人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中国国内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自身崛起这一点。而悲情意识属于社会意识和民族情感的一部分,应该在国家崛起中得到认同。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悲情意识来阐述,悲情意识在中国的具体状况,悲情意识对中国崛起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中国在崛起中应如何正确的对待悲情意识,这对中国的崛起之路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风流才子和昏君,二人都是痴情于文艺却无能治国的典型。由于他们在身份地位、生活环境、才能资质和人生经历等方面的相似性,使得他们无论是在现实人生的身世、性格方面,还是在具体的词作中所宣泄的情感内容方面都具有一种浓郁深沉的悲情意识。  相似文献   
7.
宗荷 《民族论坛》2010,(2):19-19
1月5日,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亲笔批示:“侯万家同志与药罐子不离不弃,爱岗敬业的精神感人至深。可核实情况,妥为帮助。”原来,去年年底有网友将《全国优秀教师侯万家29年背着药罐子站讲台》的帖子贴在了某网站的论坛,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后经纸媒报道,人民网、腾讯网等国内各大新闻网站纷纷转载。  相似文献   
8.
健康是"1",幸福、成就、事业、金钱等等都是后面的"0",没有前面的"1","0"再多也无意义—这样经典的人生诠释我们皆了然于胸。但在中国商界,精英们为了事业、金钱等"0"而牺牲健康,甚至英年早逝的悲情剧目仍在屡屡上演。一年之际在于春。爱美的商界女性,如何通过春天的健康规划,使自己未来更加健康地美丽?  相似文献   
9.
元尚 《北京纪事》2010,(2):95-97
收藏投资总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收入,本无可厚非;可是一旦陷入贪多的境地,有时往往无法自拔。谁不想在古玩收藏市场上捡漏儿?谁不想过把发财的瘾?说残酷点儿:您得有那财运。  相似文献   
10.
董宇宇 《理论界》2013,(5):139-142
《秋风辞》作者问题实可存疑,由此带来两种释读方式,且都深契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理结构:1.若确为汉武帝所作,则是最强烈的生命悲剧意识。其“圣君”胸怀,是政治本体的极度乐感;却不能改变“衷情多”、“奈老何”等悲剧与困境,正是生命悲剧意识;其指向是对有限性、悲剧性的审美超越,进而事功追求。2.在作者“佚名”前提下,则体现了悲情意识。全面涵盖了感性生命,即时间、共在、欲求、价值等方面;融有多重悲情,所谓悲情意识是觉知到悲情是人生与历史的常态;更易“弥合”,消解方式即感性生命的深情体认和情理融合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